1)第七百八十六章 助人为乐?_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开挂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碰巧,景里正和大、小王庄的里正过来参观猪舍和鸡场,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坏了。

  他们纷纷表示,回去就同村里人说,无论如何也要来沾沾喜气。

  这两年,他们一直努力跟随新村的脚步。

  简直是新村怎么安排,他们就怎么干活儿,听话又忠心。

  到底换来了新村人的亲近和信任,日子自然过得比先前好了许多。

  人心都是肉长的,但凡明白事理的,都对新村和李家感激之极。

  于是,听说李家的小孙子过满月,各家都提着家里的鸡鸭,或者鸡蛋,山货之类,送到李家门口,算是他们的一份心意。

  而李家也没有推辞,每一样都收了,然后给了回礼。

  一包点心或者几个果子,让乡亲们带回去,给孩子甜甜嘴巴。

  为此,陶红英又带人把烤炉小作坊打开了,加紧烤些核桃酥之类。

  赵玉茹去了伯爵府,带人打扫整理,准备宴客的一切用物。

  佳音虽然对外说痊愈了,但也不好到处乱跑。

  于是,她就做个孩子王,负责照管星星和月牙儿。

  两个孩子已经两岁多了,能吃能喝能淘气,其实照管起来也不难。

  早晨带去郡主府,备齐了吃喝的东西,再加一个水灵就成了。

  晚上随着佳音一起回去老宅,各找各娘,上炕没一会儿就睡得打呼噜了。

  原本李家众人还担心皇后那边会有什么动作,结果一连几日都是风平浪静。

  好似先前给佳音下药,让佳音生病,是众人的集体幻觉一般。

  李家无奈,只能先照常过他们的日子……

  这一日,小王庄里来了一个货郎,晃动着手里的拨浪鼓,顺口吆喝着。

  很快,就有村里的妇人孩子们循着声音跑到村口看热闹。

  家里日子好过了以后,孩子手里也有几文钱。

  于是,这个小子要两块点心,那个孩子要三块糖,把货郎的箱子围的水泄不通。

  很快,孩子们退下去吃东西了,妇人们才上前。

  小贩的东西分了两个箱子,一个箱子里的东西实惠便宜,吃穿用物样样齐全。

  妇人们一人花了几十文,买根木簪子、一点儿绣线或者灯油和粗盐之类。

  末了,她们又对着另一个箱子里东西流口水。

  因为那个箱子里装的是各色的绒花、银簪子等小首饰。

  说起来也不太贵,几钱银子就能拿个银簪子,且式样很精美。

  但居家过日子,勤俭第一。

  妇人们怎么摆弄,怎么夸赞,都没人掏银子。

  小贩见此就有些急,沮丧说道:“嫂子们,我这些东西是在银楼里采买的,花光家里所有的存银,真是好东西。

  “若是卖不出去,我就没法活了。我娘常年吃药,还在家里等着我回本,买药回家呢。”

  他本身长得模样很干净,又嘴甜会说话,妇人们对他印象极好。

  这会儿,见他这般焦急,有妇人忍不住心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