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八章 钢铁工业的起始_重生李岩之再续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占到成品价格的一半甚至更多了。而对于李岩来说,仅仅是付出一点点的粮食。李岩,才是真正的奸商呢。

  不过,孟尝在有些为难的说道,“侯爷,我们开采矿石容易,可是如何运输给你们呢?”

  李岩早有考虑,“我们会在石禄边上的石禄河开辟一个收购点,你们到时候只要将矿石交给我们收购点就行,在那里你们就可换得粮食。”

  “那感情好,那感情好!”孟尝在搓着手连声说道。

  当黎人在山上采矿以换取粮食的时候,李岩的钢铁厂也在昌化港附近开建了。虽说钢铁厂是污染大户,但火烧眉毛的李岩哪还顾得上这个,保命才是最重要的。

  李岩将要采纳的炼钢技术是托马斯炼钢法。

  在1855年英国人亨利·贝塞麦发明了酸性空气底吹转炉炼钢法,可以用铁水直接炼钢,第一次解决了大规模生产液态钢的问题。只是,由于贝塞麦的转炉采用的是酸性炉衬,不能在冶炼过程脱磷脱硫,必须使用低磷低硫的铁水作原料,限制了这个炼钢法的使用。后来又是一个英国人西德尼·托马斯发明了碱性空气底吹转炉炼钢法,用白云石加少量黏土做炉衬,在吹炼过层中向炉内加入石灰造碱性渣,才解决了高磷铁水炼钢的问题。

  托马斯法由于生产率高、成本低、设备简单,在一战之前,都是欧洲主要的炼钢方法。

  不过,此时的大明,显然没有人能够理解李岩亲自“设计”的怪模怪样的转炉,议论纷纷,一个小伙子就说到,“侯爷让我们建造的这东西也太怪了吧?能直接炼出钢来?老祖宗不是都说了吗,百炼成钢,百炼成钢,没有千锤百炼,怎么可能出来钢”

  边上,带着他的老师傅看不下去了,虽然他也对李岩设计的东西表示怀疑,但出于对官员的畏惧,还是只能做下去,听到自己徒弟的话,担心惹事,直接就给了徒弟后脑勺一记巴掌,“让你小子得瑟,让你小子得瑟,侯爷也是你所能质疑的么?”

  就在一片质疑声中,一个3吨转炉建成,正好铁矿石在求粮心切的黎人的努力下,已经运送来了一批,当即开炉生产。

  最后,在众人的质疑声中,炼出了第一批钢材。以老师傅为首的钢铁工人对此很是怀疑,对这些非百炼的钢材进行了多番检查。发现,这些钢材质量确实有些比不上百炼钢,但是,却是货真价实的钢材,只是稍微脆了一些,那其实是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让钢材变脆了。但是,李岩也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凭借此时的条件,显然不可能直接从干空气中分离出氧气,那是欧洲19世纪中期才解决的问题。

  不过,即使如此,已经让老工人他们够激动的了,“果然是能者无所不能啊,侯爷天纵奇才,实在令我等拍马难追也。”

  生产出的钢锭很快就被运送到边上的锻造厂,被锻打成了盔甲甚至锄头、镰刀。锻造厂最重要的设备就是水力锻压机。相比较人力锻打,不仅力量更强,还不知疲倦,效率大大提升。有了锻压机,也不用制造那繁琐的中式盔甲,直接打造的板甲,工艺简单,防护水平也不差,最适合大批量生产。

  更有一些钢锭被锻打成了长条状后,被运送到了边上的加工厂,利用李岩“设计”的简易畜力钻床,将长棒加工成钢管,并打磨,就成了枪管,成了犀利的武器重要组成部分。

  大明第一个近代化的兵工厂就此在琼州诞生。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