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2章 影评人徐虎_大明星从龙套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几十里外的老父、老母、妻子、女儿却得不到救助。

  他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他和他们的距离,只能是咫尺天涯。

  徐虎感受到脸颊上有些微的凉意,下意识用手一抹,他居然哭了。

  他忍不住自嘲地苦笑,自从当兵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哭过,就算是当看到老父、老母、妻子女儿血肉模糊地躺在担架上时,他都没有哭。

  因为那个时候,他需要赶去救那些仍然被压在废墟之下的陌生人。

  所以,徐虎是真的没有想到这部电影在一开始就打得他溃不成军。

  可能是因为这部电影的开场太过于美好了吧……

  场景的基调是淡淡的昏黄色,就像放久了的老照片,让他的记忆一下子飞回到了旧尘光里。

  孩童在旧巷嬉戏打闹,老人家踱着步子慢腾腾地带着孙子远离那个卖糖葫芦的小摊、自己却忍不住在象棋摊上停留,戴着红领巾穿着蓝校服的学生从泡沫箱里挑出来一根最合眼的牛奶冰棍、递过去一张毛票、啃了一嘴的香浓冰爽,眼睛却还瞟着旁边摊位的北冰洋汽水……

  这是没有被灾难侵袭之前的美好,是徐虎心底里温暖又神圣的家园。

  也许在场的大部分的唐山观众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记忆之痛”……在影片开始3分钟之后,这部分观众就已经泣不成声。

  徐虎听着周围观众的悲恸哭泣,反倒是渐渐平复了心情,掏出笔记本,开始以一个专业影评人的心态来看待这部电影。

  悲伤的事情,他已经经历过一次,并不需要被提醒,也不需要时刻回忆。

  活着的人,就好好的活着。

  这部电影不是一个灾难片,地震只是一个引子,主要还是表现人物的情感、心理和命运。

  最开始有一部分观众还有心情看热闹,毕竟他们没有经历过地震,无法切身领会到这种悲恸,但十几分钟后,观众就开始哭得一发不可收拾。

  电影的哭点十分精准。

  首先是“地震来临,亲人永别”:夜晚,天空呈现出一种异样的深紫色,地动山摇,地震来了……光着身子的孩子哭喊“妈妈,救我”;血迹斑斑的孩子被压得已毫无反应;楼上的孩子恐慌地看着母亲就在外面,却无法自控地陷落到尘埃里……《唐山大地震》的第一场哭戏,让观众的泪水顷刻涌出。

  其次是“烧钱祭奠”:安静的夏夜,整条街道星火点点,地震中幸存的家家户户围着火苗声泪俱下,跟死去的亲人说话。徐帆边烧纸钱边念叨,“原来的家搬了,别走错了”。

  徐虎沉默着看着周边哭得伤心的观众,深吸一口气忍住泪涌。

  等他看到最后一场“亲人重逢,相拥而泣”的戏时,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来了,就是这幕戏,这幕戏一定是整部电影的感情爆发点。

  徐帆默默地包着饺子。张婧初进屋看到一盆凉水,里面盛满西红柿,知道这是母亲对自己的弥补。

  地震那晚,徐帆把唯一的西红柿留给了弟弟,许诺女儿明天买给她吃。

  可惜,一个承诺磋磨了32年才终于有机会履行……

  徐帆很突然地给张静初下跪,嘶哑悲泣:“妈妈对不起你啊”。

  这一跪,令全场积累的泪水全部释放。

  徐虎本以为自己凭借着职业触感早就知道这一情节会是泪点,就可以逃过这种悲情时刻。

  但他错了。

  就在徐帆跪下的那一刻,他的心里也跟着充满了无限的自责……

  他忽然想起自己的老父、老母,想起抢治过来了的妻子泣不成声地哭诉着父母是如何把生的机会让给了他的妻儿……他想起来很多很多被尘封已久的悲恸……

  一切都怪他,都是他的错。

  是他,不孝啊!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