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17章 初见东哥_重返90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来看咱们华国,华国虽然没有米国的霸权实力,可是我们的人口足够多,国内市场足够大,这就意味着,任何一个稍微差不多的行业,只要做到前三名,都足以诞生一家实力雄厚的大公司,根本不需要通过跨行业来进行发展。只要这些大公司踏踏实实的都在自己的领域里深挖,我们的市场潜力其实是无限的,等国内市场练手练出了能耐,练出了体谅,到时候再去开拓国际市场便是。

  具体来说,就说首钢吧,都说首钢在钢铁领域可以做到极限,可是304,316,316L这些真正有价值的不锈钢都不能产,与其将钱都花在收并购上,我认为踏踏实实搞科研会更有意义,因为科研是无底洞,更是个长期的活儿,非大公司不能搞,尤其是许多基础科研,根本就不是赚钱的,而是补短板的,这种项目一个国家不能没有,但私企老板又没人会做,这才是国有大企业真正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为了所谓的五百强的美梦,与民争利。”

  昊老一直听着,一直到最后终于忍不住挑了挑眉毛:“与民争利?周总也是自由市场论么,觉得国企是在与民争利?”

  “我不是自由主义派,昊老这是经验主义错误了,我知道,当前的社会舆论,要么就是东风压倒西风,要么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有些人觉得,国企就是毒瘤,有些人觉得,民企都是炸弹,这些话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吹吹牛抱怨抱怨不无不可,可您是高屋建瓴的人,恕我直言,这样的思维定式有点僵。

  但是我却认为,垄断性资源行业、资金密集型行业,规模密集型行业,必前三名都必须是国企,但这些国企拿了红利应该去干正事儿,比如科研,比如供应链支撑,比如前沿技术引导,国有企业既然依靠政策红利赚了利润,就应该用这笔利润去为整个产业去铺路,支撑民营企业去赚钱,民营企业有钱赚,产业向前发展了,国企可以继续用政策性支持去割利润,再用这些利润去铺路,这样,国企与民企之间阴阳相辅,和谐共生,才是健康的产业模式。

  而这,就是放小的智慧。”

  “目前来看,地方政府在放小的问题上,完全都是甩包袱的心态,大体上来看,能甩给大国企的就甩给大国企,大国企不要就甩给私人企业家,私人企业家如果也不要,就干脆MBO,MBO如果也不行或是没人要,就干脆申请破产,让工人下岗。”

  “这样不对?”

  “我认为是不对的,按照我刚才的说法,抓大和放小之间要打出完美的配合才行,这个评判的标准应该是研发和政策壁皇,而不是单纯的利润,比如说健健宝,这是个饮料品牌,而饮料这种终端消费品,并不是依靠政策可以获利的企业,更多的还是营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