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64章 就很棒_重返90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约稿方面,我已经跟王朔还有业内能够联系上的人,都进行了联系,尤其是岭西省、那边的几位作家我很是看重,所以我觉得可以让咱们的出版社,对几位进行联系,确定他们未来的作品出版。”

  “岭西省?”周林一愣,笑了笑。

  岭西的简称是陕,九十年代的陕军东征,可是文学界的大事。

  1993年上半年,《白鹿原》《废都》《最后一个匈奴》《八里情仇》和《热爱命运》不约而同被京城五家出版社推出。

  这也成为文学时代的一个巅峰。

  从此之后,国内文学,能够拿得出手的,还真没有多少人。

  “好,我会让沈意这边去谈。”周林微微点点头。

  “对于这些人的约稿,我趋向于两个方面,第一就是他们的短篇作品,以《废都》的作者贾平凹为例,他就有很多短篇,都很精彩。而第二种就是文学评论,以及他们的写作教程。”

  “第四个方面,就是在国内大范围的征稿,这个是所有的补充,我们的征稿分为好几种,包括散文、、诗歌等等,同时我们也预留了出版社长篇的投稿。”

  “好,很好。”周林笑着点点头。

  “马总编到底是专业的,比我这个二把刀好多了,第一次准备文学杂志,我可一点办法都没有。”周林笑了笑。

  他的心态,基本上都是上一次的经验积累,但是今天以这个十九岁的口说出来,难免让马未嘟觉得有点怪怪的。

  你一个十九岁的孩子,跟我说这个?

  “我们的计划是,先进行月刊,等后面的稿件来量大了,逐渐的做到半月刊,不过这可能需要很久。”

  “不不不,月刊就可以了,这很好。”周林笑着摆摆手。

  “你知道,我做这两个杂志的根本目的,可不是为了赚钱,我个人就是中文专业出身,所以对于这些东西有一种本能的喜欢,能够专门做一件能够让自己中心喜欢的事情,可是很难的。”

  “说不定我毕业之后,还会来这里工作呢。”周林笑了笑说道。

  其实很难,周林自己并不擅长写作,对于很多的东西只是见过,有些东西,可以拿来主义,可是对于文学,拿来主义就有点不要脸了。

  有些事情做得太过不要脸,即便是十几年,别人也会记得的。

  “好,那周总如果同意,我们这第一刊就在五月发行了。”

  “可以,我去跟我们学校沟通一下,如果可以在府旦大学进行推广,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好事情,毕竟现在的交通不便,我们想要走出去,这些学生可是我们天然的资源,到时候和府旦合作,我们可以每一期杂志,赠送一些。”

  “沪市的几所大学,我会想办法进行沟通的。”周林笑了笑。

  “好的,那周总辛苦了。”

  “嗨。”周林笑着摆摆手。

  “对了周总,我想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