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千头万绪_清山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缎团龙褂,用五色陀罗经被密密裹好。这就算小殓已毕了。

  接下来摆设几筵:一张四角包金的活腿乌木桌,上供一只大行皇帝在日常用的金镶绿玉酒杯,等嗣皇帝行过了三跪九叩首的大礼,董承祥把那杯酒捧到殿外,朝上跪着一洒。然后御膳房在灵前摆膳,新君和在场的大臣、太监,齐声呼地抢天地举哀。初步‘奉安’的典礼,这样就算完成了。

  距离钦天监选定的起灵的时间还有一会儿,君臣几个在灵前祭奠完毕,回到了东暖阁中议事:“皇上,大行皇帝年届七旬而逝,而我大清续统有人,当可含笑天上。皇上也不必过于悲痛了。”

  “我知道,我知道。”嗣皇帝含泪点头:“只是,皇考虽已高龄,却始终精神强健,本以为期颐可期,来日弥长,熟知天不假年,幽冥永隔!叫人情何以堪?”

  “请皇上节哀!”穆彰阿重重地磕下头去,说:“大行皇帝把这万几重担交付皇上,还请皇上以国事为重!”

  “你们起来。”嗣皇帝一摆手,示意几个人站起来:“我有几句话想和你们说。”

  于是,众人知道,这是新君要当众发表施政演说了,一个个把头低得更深:“臣等恭聆圣训!”

  “皇考将神器托付于我,我虽然自知才疏德簿,也必将兢兢业业,以图不负皇考托付至重之圣意。”说到这里,他的话锋一转,已经将‘我’换成了‘朕’:“汝等都是侍奉过皇考和先皇祖的老臣子了。自当以侍奉皇考,皇祖之心待朕,朝廷也绝不会吝于封爵之赏!”

  “皇上圣训在耳,臣等自当谨遵不悖!”

  “接下来还有几件事要准备:首先是大行皇帝的谥号、庙号。责成穆彰阿,卓秉恬,会衔大学士,九卿共同拟议;第二,道光二十六年的时候,皇考曾有谕旨:今后继承统绪者,上一次无需避讳,下一字应如何缺笔,临时酌定。朕想了一下。‘詝’着缺写末一笔,做伫。”说着,他怕众人听不明白,拿过书案上的御笔,在纸上写了一个样子。递了过去。(注1)

  “至于朕的年号嘛,皇考一生以国富民强为圣心第一记挂要务,今天他老人家弃天下而去,朕万万不敢忘记他老人家忧心之所在。故而,朕的年号,就定咸丰二字吧。”

  “皇上仁孝天生,更且挂念天下,咸丰二字有使‘天下人尽皆丰衣足食’之意,其中善颂善祷之处,更令天下人感念圣怀。臣等不胜钦服感佩之至。”

  嗣皇帝没有多说什么,摆了摆手,“先皇弃世,中外举哀,这等事要全靠穆相等朝中耆宿重臣一一料理。不过,军国大事也不可有片刻耽搁,朕想,待回宫之后,在乾清宫南庑搭起青庐,朕当竭尽子孝之礼。”

  “是。”

  注1:“……伫……”这个字应该是‘言’字旁,而不是‘亻’字旁。不过搜狗却打不来,只能用这个字了,特别说明。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