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83章 试射前准备_重生之神级操盘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厂房内,陈伟东他们登上了钢架天桥,在上面,俯瞰那颗正在进行检测的小卫星。

  不少人以为火箭和飞船是两回事。

  其实不是的,人们在电视机里,看到大柱子一样的东西,确实是火箭,但它的作用是把飞船送上天。

  而火箭顶端的那一部分,就是飞船所在。

  宇航员就是坐在里面的。

  不过这是无穷大公司,第一次进行火箭试射,所以只准备携带一颗小卫星,用作收集科研数据使用。

  厂房内部,外面看似高大的建筑,里面其实是拉通的整体架构、通透的空间,从屋顶到地面,足足有七八层楼高。

  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在做卫星检修的时候,有足够的空间。

  其次,也是为以后的大型桁架式卫星做准备。

  厂房左侧,十来个穿着蓝色衣服的技术人员,正围在一个直立的空心圆筒周围。

  圆筒的侧壁是活动的,这个时候处于打开状态,在圆筒的表面,喷绘着一面巨大的红旗,还有重新设计过,识别度很高的无穷大公司图案标识。

  那些技术人员,远远的望着正在进行检测的卫星,指着圆筒,嘴里说着什么。

  “那是什么?”李主任好奇的问道。

  “那个是卫星仓,发射的时候,卫星就放在里面,下面以托架支撑,以保护卫星不会因高温摩擦而损坏,到了预定发射高度,舱门会自动打开,实现星箭分离。”

  刚忙完手头工作,小跑过来的赵工,很专业的解释道。

  一众人从高处下来,李主任向那群围在卫星仓旁的工作人员走去,那些人也都认识他,热情的向他打着招呼。

  通常一颗卫星,从设计到制造,标准流程下来,大约需要三十六个月。

  但无穷大公司非常讲究效率,加上他们几年前,就曾经协助空间研究院,设计制造过通讯卫星,还参与过多次火箭发射任务,所以现在自主研发,也不是完全没有底子。

  在制作这颗相对简单的小卫星时,就仅仅只用了五个月。

  那些研究人员,见到陈伟东他们,都没有太大的反应,只是自顾的和技术人员讨论着,几天后的发射任务,如何保证一次发射成功。

  如果一切顺利,那么他们就是世界上,第一个独立发射火箭的民营企业!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