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05章 商品粮_重生六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处还是灰头土脸的,街上比前世那些大点的乡镇都不如。

  低矮的平房,狭窄的街道,几栋四五层高的楼房显得格外突出。

  街上偶尔有自行车经过,大部分人都是步行,没有公交站牌,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品广告,街道灰蒙蒙的,人们穿着也都是一片灰蓝色。

  叶青一路打听找到书店,花八分钱买了一张全国地图,又买了本一九五六年发行的宪法,薄薄的纸皮册子只要两角八分钱。

  书店里还有不少相关政策法规的书籍,叶青目前都需要,但是兜里就两块多钱,她不敢都花掉,只得作罢。

  “报纸什么地方有卖?”叶青问。

  书店的售货员抬头瞥了眼叶青,丢过来俩字:“邮局。”

  叶青沿着街道又向人打听邮局怎么走。

  地方并不难找,叶青很快就到了邮局门口。

  里面冷清清的,有两个梳着大辫子的姑娘正在聊天。

  “麻烦你,我要买报纸。”叶青说。

  其中一个圆脸姑娘抬起头,打量了叶青好几眼才说道:“哪个单位的?介绍信。”

  “没有介绍信,不是单位的,我个人买。”叶青道。

  “噗嗤”另一个尖下巴姑娘突然笑出声来,“不是单位的你订报纸做啥?要糊墙找旧报纸去!”

  叶青对窗口人员的态度已经见怪不怪,懒得跟她们耽误工夫费口舌,既然没有,那就走吧!

  出了邮局,叶青一路闲逛,走走看看,见前面有人排队,便跟在队伍后边。

  “大婶,前边卖什么的?”叶青询问。

  大婶儿回过头看了叶青一眼,见是个白白净净的漂亮小姑娘,顿时放下戒心,举着手里的小本子和几张花花绿绿的印票说:“今天供应白薯干,每人六斤,你带粮本粮票了吗?没带赶紧回家取去,晚了可就没有啦!”

  叶青谢过,默默跟在后边。

  排队的大多是家庭妇女,总有人七嘴八舌聊家常,叶青一字不落的听着。

  跟了大半天,零零碎碎中摘出来有用信息,叶青总算是摸清楚些头绪。

  这些人手里拿着的叫粮本,上面记录着一家子每月能买到的粮食定量。花花绿绿的票证就是粮票,有粗粮票细粮票油票,这些粮票就是具体能买到粮食种类,每次买粮都要带上粮本粮票和钱,缺一不可。

  这个时候的粮食副食品都是统一分配,城镇户口按人头供应,每人每月能分到的粮食指标不等。

  刚出生婴儿每月定量是三斤,不过那得是商品粮户口。刚才有个老太太就一直跟排队的大婶抱怨,说儿媳妇户口留在农村,几个孩子现在也落不了户,全家只吃她儿子一个人的口粮,月月得靠他们老两口接济。

  城镇户口的小孩子每长一岁便增加两斤粮食供应,直到二十一斤封顶。

  上初中时由学校开证明,然后去街道增加到二十五斤,高中能增加到三十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