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0章 赠_重生三国我做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议道。

  文岱也担心,说道:“公子,队伍疲惫不堪,不休整下,恐山贼來犯,战斗力不高啊。”

  陈武仍是精神抖擞,手按剑柄,嚷道:“山贼來了怕啥,陈某等着他们,來一个杀一个,來两个杀一双。”

  也难怪陈文和文岱有所担心,二百军兵急行军近百公里,这已经打破接近三史上日行三百里的急行军速度了,何况这还是带着府中家眷、粮草及军用物资同行,而不是轻装急进。

  对于这支刘琦自行命名番号为“强军”的二百亲兵,如此的急行军刘琦是满意的,熟知历史的刘琦当然知道古代行军的正常速度,最多也就是日行不过30里,后世有好事者算计了下,正常情况下的古代军队日行军是28里路程。

  如何精确到28里/日的行军速度呢?

  按正常人正常走路的速度每小时4公里正常行走,每天工作时间8小时,也就是4*832里路。根据考古学家提出的论证,古代人的身体素质远比现代人好,勉强+15里47里;期间整顿军纪需要时间,再减5里42里;由于地形有限制耽误行军,再减5里37里;古代沒有草纸,拉粑粑很废时间,再减2里35里;着盔甲带辎重再减5里30里;侦察敌军、阻敌或避敌,再减5里25里;又据说古代军纪严苛,行军时间达到可以达10~12小时,再加2小时路程,+8里33里;埋锅造饭及掩藏行迹,再减5里28里。

  据此得出推论古代军队行军速度为28里/天。沒有算错吧?

  熟知历史的刘琦当然知道,古代正常情况下日行军多少取决于地形和道路条件,一般都在20到30里之间,因为古代行军休息要扎营,砍柴,掘壕、汲水、放马,特殊情况下还要挖井,扎营是很花时间的,所以一般行军都是半天,沒有整天行军的。

  不过襄阳到新野,也就二三百里路程,二百亲兵可都是精壮汉子,一日三餐猪肉牛肉好吃好喝的养着,加之经过陈武一月有余的魔鬼化训练,这二百亲兵军队的战斗力非比寻常,只是第一天急行军有点不适应而已,但能日行近百公里,在三国时期也真正算得上是一支强军。

  史书记载,司马懿在宛城纠集兵马,距离新城一千二百里,一个月的路程只用了八天时间,换句话说三百里的路程也不过是两天即可赶到,古代昼夜日行军三百里不是不可做到。

  而今刘琦的二百军兵只用白天八.九个小时的时间便日行军一百余里,这个速度太惊人了,这是不是意味着刘琦的强军今后与司马懿的军队有得一拼?

  刘琦欣喜之余,望着手下部将,顿生怜惜之心,只要刘表的大公子刘琦逆了历史命运并不会36岁英年早逝,那么这些亲兵跟随刘琦最后战至不死的话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