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七百一十二、铁浮屠、大炮_李坏穿越潇王世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稳坐钓鱼台的,就算战事不利,也能拖到景国撤兵,如果战事顺利,则能南下图谋燕山府。

  众人纷纷点头赞同,无论乌林晃还是蒲察翼都没意见。

  “刘公说得对,正是朕想说的!”完颜离大喜。

  刘旭接着提醒:“不过大同府一带也需要加强防范,大同府固若金汤,可那一带辽人汉人居多,加之当初攻下大同府时曾纵兵烧杀抢掠,民心不稳,要防哗变之险。”

  这一说,完颜离脸色顿时不太好看了,因为当初屠戮大同府他也有份,如今说来好像是他不对了。

  “这事朕自会操心。”完颜离有些不悦道。

  刘旭便不多说了。

  完颜离扫视众人,“既然大略已经定下,大军总要有人统帅,诸位说说谁适合挂帅,节制三军。”

  他一开口朝堂又七嘴八舌吵起来,大家的意见无非两种:

  蒲察翼百战老将,乌林晃,后起之秀,皇上心腹,兵部侍郎。

  吵来吵去没有结果,最终大家的目光又落在刘旭身上。

  见众人和皇上目光汇聚过来,刘旭也明白怎么回事,他心中其实有人选,那就是十有八九被皇上秘密软禁的辽王完颜宗弼。

  辽王完颜宗弼,大金国一半江山都是他打下来的,作战经验丰富,虽然有些冲动,但身经百战,有大将之风,如果他能够坐镇前线,统帅三军,那刘旭一万个放心。

  他见识过李星洲的厉害,但他不相信李星洲能与一个打下大半金国的人抗衡。

  可惜皇上是不可能让辽王挂帅的,如今辽王威望已经让皇上如坐针毡六神不宁,若他在挂帅出师统帅三军,威望更上一层楼,那皇上岂不是要夜不能寐寝食不安.......

  所以他只有在乌林晃和蒲察翼两人之中选。

  刘旭心里自然偏向打过仗的蒲察翼。

  不过刘旭看得更高更远,事到如今这个统帅已经不单单是个军事问题,更是政治问题。

  他自然可以发表意见,然后靠着威望定下谁是统帅,可若如此造成朝廷内部不合,就得不偿失,如果那样如何面对来势汹汹的景国。

  于是他拱拱手,走上前道:“皇上,诸位同僚,景国大军已在路上,六月初就能到山海关,此役胜败事关我大金国国运,事关子孙后代之前程。”

  他说着转身面向众多皇亲国戚和官员:“老夫今日在这,若说乌林大人为统帅则支持蒲察大人的人必然心里不服;

  如果说蒲察大人为帅,那么支持乌林大人的诸位又回不服,不管怎么说,大家都会心生嫌隙,不能通力合作,共抗景国。

  因此,在此生死攸关之际,老夫提议诸位大人都用一天的时间仔细回去想想,然后将心中统帅的名字写在纸条上,明日上朝时,老夫收取诸位纸条,得数多者为三军统帅。

  如此,三军统帅就是诸位大人选出的,到时无论是谁,大家都要通力合作共抗景军,不得有二心,如何?”

  他说完转向上方的皇上完颜离。

  完颜离点头表示首肯,随后他又转身,众多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也都同意下来。

  刘旭松了口气,此时朝堂内部精诚合作比什么都重要,大金国拧成一股绳比什么都重要,远重要过谁是统帅。

  这也是他身为宰相的职责,下朝之后,大家对他更为敬重,刘旭却没有太多变化,他只是在报答太祖恩情,在他心中,大金国的江山社稷,国祚存亡比什么都重要,如此才能不负太祖恩情。

  第二天上朝之后,诸位大臣都交出自己的选择。

  最终大概是因为昨天乌林晃的一番话让人们对蒲察翼产生了嫌隙,一百多票中,乌林晃得了七十多票的支持。

  于是兵部侍郎乌林晃当场被皇上封为三军统帅,加其为天下兵马大元帅。

  随后赐兵符,使其集结上京、辽阳、锦州、宁远、山海关等各路军队统一归他调度,在辽西走廊一带各个重镇设防阻击景军北上。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