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节 两军窥匈奴【五】_黄巾张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磋,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王允不仅条理清晰,而且见解深刻。

  郭泰见王允举止有度,谈吐非凡,不禁深深啧叹。对他如此年纪,便具有如此非凡的学识和涵养,而大感吃惊,当场拱手称赞王允说:

  “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

  正因为郭泰主动与王允交好,结为朋友,王允这才得以少年成名于州郡,进而在仕途上步步高升。

  而前文提及的郭太、郭大贤,正是这位早已去世的郭泰、郭宗林的侄儿。王允既然与郭大贤,有这样一段交情在,双方多年以来,倒是一直都有些联系。

  即使后来太平道起兵作乱,王允也以郭太并未主动参与这次大乱为理由,并没有与其绝交。所以,在这样一层世交的关系作为中介的前提下,王允的提议,才能成功的到达张狂那里。

  正好,对待匈奴人叛乱的问题,王允与太行军双方各有所求,可以说是一拍即合。在王允的穿针引线下,张狂派出韦笑为使者,初步就共同平定南匈奴的叛乱,与并州刺史丁原,达成了一致。

  但是,这种一致,仅仅是初步的。具体双方能够合作到什么程度,还要看各自的实力和谋划。

  所以,一听到关羽派出的人回报,说是与并州州师的军将之间动起武来,发生了些摩擦,张狂立刻带上自己的亲卫队,前来处理此事。要是一个不好,说不定双方就此翻脸一有可能。

  “云长,情形如何?你可曾受伤?”

  不管关羽对太行军的出身阵营有什么不满,他对张狂,倒是极为欣赏。听到张狂关心的话语,关羽心中一暖,行了一个军礼,答道:

  “校尉,无妨。区区几个无名下将,还伤不得关某。”

  接着,关羽便将刚才与并州州师所发生的小摩擦,原原本本的诉说了一遍。

  以关羽的性子,自然不屑于大言诳语。等张狂听罢,也觉得关羽的处理,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当然,张狂心中难免感叹了一句:

  ——所谓的友军,还真是敌友难分啊!

  ——那么,并州军对此,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张狂正要对此事的发展势态,与身边诸将讨论一二。突然他眼神一动,却见前方扬起一阵烟尘,隐隐有马蹄声传来。

  马蹄声渐近,一小标骑兵出现在太行军诸人面前。

  为首的一将,身穿亮银甲,头戴束发金冠,行动间,大有俾睨天下之气。此人身边数十名衣甲鲜亮的汉军精骑,无论放到哪里,都可以够得上用醒目、拉风之类的字眼来形容。

  可是,此刻,他们偏偏都自动的沦为了,为首那员武将的活动背景!

  一人在此,千军失色!

  ps:马上就要上传到五十万字了,心中甚为纠结,不知作何感想为好。

  黄巾张狂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