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节 敌讯水上败【五】_黄巾张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步说不得便有机会攻略江南。那时候,想要一举攻克江南,一支实力不菲的水军,也是太行军所必须的。

  未雨绸缪之下,张狂决定从现在就开始。在军中培养些水军的种子。说不定什么时候,一支小小的水军,就可以被他用上了。

  而说起组建水军,相对于典韦、周仓、谢逊、张燕之流的旱鸭子,出生于徐州琅邪郡莒县的徐盛,无疑是最为适合的人选。

  徐盛出生在大江大河的附近,自幼的水性便不错。而且他在当乡间游侠时。颇闯荡过几年江湖,对大汉水军的组成略有印象。

  而且,根据张狂脑子里的历史记载,徐盛在三国年间。好像是投靠了以水军著称的东吴势力,并成为东吴军中有数的大将。这充分说明,徐盛本人在水军的组建上,是有着足够大的潜力的。

  反正,张狂目前并不打算组建一支“无敌舰队”1。只要能够压制住黄河中游及其支流这一段的敌人,他就心满意足了。既然手下大将里,有徐盛这么一位著名的江东水将在,张狂还需要考虑其他人吗?

  这样一来,徐盛就带着二百多名来自河湖附近,本身会游泳的军中悍卒,开始从无到有进行水军建设。与此同时,张狂还在暗中,征发黄河、汾河沿岸的渔民、船夫,交到徐盛手中,让徐盛在过去的一年里,顺利的拉扯起一支总兵力约六百人的小规模水军。

  水军的建设,比起陆军来,所需要的时间和资源耗费,可就大了去了。别的不说,光是在造船的问题上,就有许多麻烦,非短期能够解决的。

  首先,是木料的问题。造船所需要的木料,必须日晒风干三年才能使用。如果将新砍伐的木料直接浸泡到水中,很快就会腐烂变质,无法使用。

  其次,北方河流少,造船的工匠自然也少。而会造战船的工匠,那自然是少之又少。若非张宝发动太平道的关系网,从荆州召集到一位能独自造船的大匠信徒,张狂的黄河水军装备计划,也只能用民船来凑合了。

  至于第三点,就是黄河、汾河一带的水情复杂,不但多险滩激流,而且水量小,水位浅,行船的难度不小。

  好在徐盛水性高超,多次亲自出手,探测各地的水文条件,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将汾河这一段的水文情况摸了个透彻。就连通航困难的“昭余祁”水面,徐盛也在其中转悠了小半个月。

  在水军建设上,张狂固然花费了不少心血,投入的费用以亿钱来算,可徐盛掌控的水军在一年不到的时间中,当然成不了多大的规模。

  别的先不提,以船只的种类来说,规模宏大、可容纳数百至千人的“楼船”,那是肯定没有。次一等的可载百余人,用于冲突敌船的“艨艟”,在徐盛手下居然也没有一艘。

  太行军水军最大的战船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