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6节 人杰当称王?_黄巾张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劝说张狂称王。

  在上书中,董昭列举了多条张狂应该称王的理由。

  第一条,南方诸侯们在从长安的韩遂那里抢走了天子以后,立刻汉家天子的名义,宣布张狂为大汉的叛逆。张狂若还是以汉家任命的冀州牧为主要官位,则在面对南方诸侯的时候,天然便有气虚的感觉。

  第二条,作为现实问题,张狂治下的土地越来越多,区区一个“冀州牧”的官位,已经不足以治理地方。张狂只有在称王以后,奉王爵之尊,才可以顺理成章的压制住各地州郡。

  第三条,董昭列举了当年汉光武帝的故事,表示大伙儿跟着张狂东征西讨,就是为了“攀龙鳞、附凤翼”,期待有朝一日成功得志。如今张狂占据了大汉的半壁江山,却连个王位都没有,未免使得众将官大失所望,各自离散。如果人心一散,则张狂未来的大业,还能够有什么指望?

  董昭的劝进文一公开发表,立刻引起了各地州郡大吏的群起支持。为了向张狂表示忠心,也为了以后的官位能够再提上一提,表示支持张狂称王的文书,如雪花般飘到巨鹿城中。除了程昱、赵云等寥寥数人之外,差不多所有的重臣大吏,都对张狂的称王表示强烈支持。

  其实在张狂心中,又何尝不想早日称王称帝?

  不过,张狂到底是来自后世的穿越者,他在史书上,见多了各种实力不足却强行称帝者的下场,深知“帝”“王”的位置,是一份有进无退的高风险职业。万一在这个问题上有一个不小心,可是后悔都没用的。

  而且,汉室虽然比从前又大大衰弱了,可是在大汉的统治下成长起来的那一代人,还在决定天下局势走向的中坚力量。这批人哪怕对大汉有再多不满,却始终在内心最深处怀有一份对大汉的留恋之情。冒冒然的去挑战这批人的底线,风险太大而收益有限。

  要知道,历史上曹丕篡汉,也是在乱世维持了几十年,成长于大汉依然完整时期的那批人几乎都死光了,人们不得不接受汉室必亡的结论之后,才顺利完成的。曹丕的老子曹操当了好些年的魏王,就是不敢乱动,还不是生怕自己的行为引出大麻烦来吗?

  当然,董昭等人只是希望张狂称王,并没有直接支持张狂称帝。但是按照汉家的故事,汉高祖当年立下“白马之盟”,“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张狂这个异姓者,只要称了王,那天下还有谁不知道他最终迟早是要称帝的呢?

  考虑到以上这些事情,张狂倒是不急于称王称帝。不过董昭等人说的也是有道理的,张狂现在手中有五州之地,还要加上小半个司隶,确实需要更加高级一些的官位来领导手下了。

  要不然,张狂自己不过区区一个州牧,他的手下总不可能升官升的比张狂还要高吧?

  如此一来,很多州郡大吏呆在张狂手下不就升官无望,还有多少做事的动力呢?

  所以,王是不好直接称的。不过,换成比“王”低上一级的“公”,张狂觉得倒是可以考虑考虑。(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黄巾张狂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