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番外:勿以妾为妻4_拐个皇帝回现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甚至可以说她是这天下最最坦率的一个阴谋家——大言不惭地,总是提前把自己的阴谋放到阳光下,说出来——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我不想伪装,你看得惯就看,看不惯就走,处死我也罢,赶走也罢,都无所谓。

  整个人,整个灵魂,都是无所谓的状态。

  要伤害一个人,只能挑选他最在意的——可是,对于他根本不在意的事情,你完全无法伤害。

  她甚至不再具有什么弱点和死穴——家族都不顾念——那是冯妙芝应该考虑的事情,与自己没有一星半点的关系。

  拓跋宏认为,现在的冯妙莲就是这么一个人,对任何事情都满不在乎,地位也罢名誉也罢,她自身的形象也罢,甚至她的生命……她都不在意,也不想去伪装什么——她在他面前,坦率得就像没有任何秘密一般。

  一个人如果根本就不在意自己的生死了,那么还有什么是她不敢做出来的?

  那是比决定杀不杀高美人更大的痛苦,拓跋宏头疼如裂,但觉一切已经脱离了自己的掌控,根本就无法把握了。

  那是困惑中的一段冷战的岁月。

  在几日后的朝会上,拓跋宏来了一次鲜卑贵族早年议事最常见的奴隶民主制:举手表决是否废黜“立子杀母”这一制度。

  赞同者,理由很充分:无非是陛下以仁孝治国,岂能再遵循野蛮残忍的法则?洛阳都敢来,还不敢饶恕一个女子的性命?

  反对者理由也很充分:高美人不死,日后母壮子弱,干预朝政,牝鸡司晨,不守妇道,后果不堪设想。吕后就是前车之鉴,不但大臣不保,皇帝的妃嫔骨肉都不保。言下之意,仿佛高美人马上就成了第二个吕雉。

  牝鸡司晨固然是大忌——而且,冯太后的阴影还在众人心中挥之不去。再出一个高太后可了不得。

  大家都有道理。

  尤其是咸阳王拓跋僖异常激动,他自恃和大哥关系好,恳求不要举手表决,一定要饶恕高美人的性命,别让可怜的小太子过早失去了母爱。甚至以拓跋宏本人为例子,说他从小生母就被处死,没尝过母爱,孤苦伶仃,暗示他别忘了当年被冯太后关进密室差点被饿死的悲惨处境。

  咸阳王的意思是要皇兄一言九鼎自己做主张。

  但是拓跋宏没有同意,他坚持了民主集中制。

  拓跋僖倒也没有继续死谏,因为他早就暗中联络了许多支持者,这一点,也得到了拓跋宏的默许。

  表决的时候,他心里异常紧张,自己估计的是一半的支持率。

  但是表决的结果让他失望了,赞同“子立母死”的人数只比反对者多三人。其中二人还是临时倒戈的,也许是被当年冯太后的阴影所震慑了?

  就连咸阳王也徒呼奈何,看来,皇兄并不是没给高美人生存的机会。

  无奈,天不护佑。

  高美人不得不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