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2章:遗址太多了_我在北大学考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安特生的时代,整个中国广袤大地,都是考古人没涉及的处女地。

  因为,这个年代,中国压根就没有考古人。

  他就像气运之子一样,走到哪里都会见到宝贝。

  在路上,随便踢一个石头都可能是新石器时代的石器。

  在一个山沟沟上捡到一个碎陶片都有可能是彩陶文化的出土物。

  于是,安特生的甘青之行成果斐然。

  不止上面说过的这些,还有下面这些即将要说的东西。

  “以上的那些发现,让安特生回到兰州,一面筹划资金,一面调查史前陶器的出没情况。”

  “安特生为什么要筹划资金?那是因为田野考察是要花钱的,而且开销还不小。”

  整个冬天和1924年早春,安特生及其中国助手在兰州收购了数以百计的陶器,他报告中有相当一部分最精美的彩陶便是这一时期收购的。

  对于这种收购,苏亦深恶痛绝,“这种收购,开了一个非常坏的头。”

  “这不是好事吗?怎么是一个非常坏的头呢?”

  “对啊,合理购买,不偷也不抢,挺好的啊?”

  “因为这种收购,客观上在甘青地区引起村民的疯狂盗掘,虽然他的本意只是想从村民口中了解到陶器的出产地,但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从晚晴开始,咱们国内出现大量的盗墓贼,就是因为文物贩子的存在,他们花大价钱去收购文物,他们啥也不需要干,只要放出风声,自然会有盗墓贼去帮他们偷过来,对于文化遗址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从晚近开始,中国文物百年流散史,大部分都是因为这种情况。

  外国收藏家对中国哪种文物感兴趣,就通过文物贩子散播出去,就有利益熏心的家伙铤而走险去偷盗各种墓葬。

  比如著名的昭陵六骏,比如,现在大英博物馆展馆大厅内放着的隋代大佛,都属于这种情况。

  说到这里,苏亦忍不住跟大家一下卢芹斋的故事。

  卢芹斋啥人?

  南浔张家的仆人。

  哪个张家?

  国民党四大元老张静江的张家。

  卢芹斋可以说中国晚近以来,最大的文物贩子。

  大量的中国文物经过他的手中贩卖到全球各地。而,他采用的方式就是跟安特生一样花钱收购。

  “甚至,这个家伙还扬言自己从来没有主动去盗取任何一个国内文物。”

  说到这里,苏亦都义愤难平。

  然而,卢芹斋这个人的经历也充满传奇性,一个仆人摇身一变成为国内最大的文物贩子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苏亦对于他的故事,也只是简单提及,并没有深入,主要是为给同学们解惑。

  然而,他就好像打开潘多拉魔盒一样,台下的学生对于卢芹斋这个陌生的人物,立即产生浓厚的兴趣。

  “小师兄,要不继续跟我们讲一讲卢芹斋呗。”

  苏亦拒绝,“别闹,安特生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