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8章 向大唐献乐的外国使节_大周少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脯道:“大将军放心好了,末将绝不会让高丽人有半点可趁之机。”

  次日清晨,武承嗣和武攸暨、韩成、裴行俭等人,率领几十名亲兵,又带上了阿史那伏念和阿史德嫣然,乘坐马车向长安城返回。

  半路上,武承嗣向裴行俭提出联姻之事,裴行俭略一犹豫,便答应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武攸绪。

  ……

  十二月十五。

  长安城西门‘开远门’外的官道上,熙熙攘攘,驴嘶马鸣,夹着人声车声。

  由于前天下了场大雪,地面上雪还没化完,道路十分湿滑。

  沿路之上,能看到风格迥异的各种马车队,车队中的人极为古怪,有高鼻蓝眼的人,也有黑脸黑皮肤的人。

  除了人外,他们的服装也千奇百怪,与中原服饰大不相同。

  长安民众对这种情况早已见怪不怪,因为每年这个时侯,官道上便会出现许多这样的马队。

  这些马队全是来自各国的使节,来到长安城是为了参加唐朝的‘万国来朝’盛会,其中属国还要对大唐进贡。

  朝贡体系从汉开始,万国来朝这个词则最早见于隋朝。

  当时隋炀帝杨广继位之后,急于在短时间达成四夷宾服、万国来朝的圣王之业,许以厚利招各国使节而来。

  为了塑造天朝上国形象,从端门到建国门之间,绵亘八里,皆为戏场。隋炀帝还听裴矩建议,在洛阳款待胡商,使蛮夷嗟叹,谓中国为神仙。

  然,隋炀帝时期的万国来朝,皆以利诱得来。其铺张浪费令人发指,甚至为了装点门面,在东市菜场中铺设地毯,树木缠以丝绸。

  相比之下,唐朝时期的万国来朝则是通过武力达成,太宗时期,有一次万国来朝时,属国高昌国国王没到,太宗不高兴,便让侯君集出兵灭了高昌国。

  自此,各属国皆不敢不来,而且称颂太宗为仁君。

  距离开远门两里之外的官道上,有四名外邦人显得与其他人不同。

  别人都是衣着光鲜,人数众多,马车排成长长一条。而这四人只每人背了个厚重包袱,并无马车随行。

  而且这四人身上都显得极为狼狈,仿佛在深山野林里穿行过,身上原本的华意贵服变得衣衫褴褛、破破烂烂。

  四人由两男两女组成,一名二十多岁的年轻男子,一名三十多岁的中年道士,以及两名年轻女子。

  其中一名女子显得十分活泼,一双大眼睛不住的左顾右盼。

  另一人则显得矜持些,不仅戴着面纱,双目也一直低垂着。从她身材和眉眼来看,只要不是老天恶作剧,那么一定是个大美人。

  “沙坨坨王子,你瞧啊,好多外邦人呢。”活泼女子笑嘻嘻道。

  年轻男子感叹道:“是啊,来此一遭,才知这世界有多么广大。”说着伸手摸向怀里,谁知却摸了个空。

  活泼女子哈哈笑道:“沙坨坨,你是在找这个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