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补更一更_我靠主角说台词开店暴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杜耀一面惋惜着那只飞走的大蝴蝶,一面看到正在向自己走近的那对老夫妻,赶紧三两步上前,将他们的手机递过去。

  “奶奶,您看看这照片拍的还行吗如果您还有喜欢的姿势,我还能拍。”

  被杜耀唤作“奶奶”的老太太,满头银发、面容严肃,尽管很感谢眼前的陌生年轻人帮忙,也没有露出很和蔼的笑。

  倒是旁边的爷爷乐呵呵的,他的怀中抱着一只小奶狗,是刚从狗场接回来的家庭新成员。

  老爷子姓李,说来也巧,就住在颜棠的海鲜养殖基地附近,也就是老李村的村民。

  他和老伴儿年轻时都是来老李村下乡的知青,因缘际会一起成了村里唯二的小学老师。

  后来,高考恢复,他们又一同上榜,成了师范学院的学生。

  溪水村和老李村附近是出了名的贫困,俩人一走,村里的小学就再也开不下去了。

  等二人毕业,谁也没有想到,他们会再次回到老李村,这一扎根就是几十年。

  许多人为他们可惜,当年第一批经过高考毕业的大学生,是多珍贵呀,怎么就又回小破地方教书了呢

  但也是因为有这两个老师在,附近三四个村子才有了唯一的学校,他们也许并没有教出多少考上知名大学的学生,却扎根乡村,给了想要上学的孩子一个希望。

  近些年来,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科技也在欣欣向荣的发展,国家大力开展扶贫工作,他们那所唯一的小学,终于有了来支教的接班人。

  两个早已到达退休年龄的老教师,也终于可以退休了。

  只是即使退休,两人还是放心不下学校里的事物,尤其是李爷爷,他甚至怕支教的男老师受不住苦跑掉,还专门去守过几天学校大门。

  不苟言笑的李奶奶也时常送去些吃食,希望两个刚大学毕业的小伙子能坚持住。

  就在这种忐忑中,京郊被开发了,出现了城市中的商圈、公交环线等设施。

  又过了一段时间,慢慢有大企业入驻。

  三四年后,京大的新校区选址定在了这里。

  又两年后,原本唯一的镇中学,被教育局并入了京大附属中学,师资力量得到了大规模的提升。

  同年,为数不多的几个小学在“即将废除”的议论纷纷中保留了下来,并获得了一批专项拨款

  教育资源再次得到整合,原本破败的学校经过了修缮,增加了一间具有重大意义的多媒体教室。

  两个前任老师喜不自胜,一向寡言刻板的李奶奶甚至开口说“闭眼前能看到这些,咱们也该知足了。”

  本以为最后十来年的人生路已经确定,左不过是温饱而已,还有什么愁的呢

  万万没想到,事情还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