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三十二章 德里_血火河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国军队在印度势如破竹的攻势让同盟国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坦克的横空出世更加让世人惊讶德国军方立刻通知公使克纳佩向中国请求得到坦克的图纸。

  李国勇没有一点犹豫就答应了下来反正很快坦克这样新式武器就将在全世界出现技术含量并不是很高的坦克也没有必要那么保密乐得送给德国人做个人情。

  当时欧洲的战事比较复杂。

  在战争爆发之前几年德国总参谋长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已制定了以速战速决为主要特征的施里芬计划先利用德国发达的铁路网集中优势兵力在六星期内打败法国然后将部队调往东线进攻沙俄。

  与此相对应法国也制订了以两个集团军齐头并进一举收复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7号计划。但战事的发展却出乎这些军事家意料使得这两个计划皆不可行。

  尤其是让李国勇不停诅咒的小毛奇更是把“施里芬计划”一改再改没让德国失去了速战速决的可能性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也许中国应该感谢小毛奇对“施里芬计划”地更改这让德国在战争的最后几年将无限地依赖中国的帮助!94年8月9日德军成功攻占比利时全境并在驱逐在比利时境内的法军回法国境内;8月2日德军分兵五路攻向法国北部法军失守之后被迫后撤。

  但李国勇知道德国取得的这些重大军事胜利并不能奠定同盟国胜利的基础。在即将开始的马恩河战役中德军将和英法联军拼得两败俱伤一帆风顺的德军将被迫战略防御。固守安纳河一线战斗也从德国锐利凶猛地攻击战演变成残酷漫长地阵地战。

  中国在亚洲的军事行动倒是顺风顺水靠着强大的装甲力量和精锐地国防军帝国在亚洲战场所向披靡这也极大鼓舞了亚洲人民反抗欧洲殖民者的决心各地的武装起义风生水起。而这些起义者纷纷通过各种渠道联络上了中国政府中国政府也无一例外的答应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援助。唯一的要求就是在赶走殖民者后加入“大中华联邦”“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这时已经成为了整个亚洲人民反抗欧洲殖民者压迫地一句口号。

  不过这个时候在印度的帝国军队却遇到了一点小小地麻烦。

  这个时候的印度张孝淮的部队已经逐渐对德里形成了合围之势。但由于装甲部队和步兵行动速度的不一造成了三路军队有些脱节尤其是第一中华装甲师地师长谢辉简直就是一个战争狂人在他的字典里。永远只有“进攻、进攻、再进攻”的字眼。

  一天之内连克莫拉达巴德和密拉特的谢辉甚至没有给部队足够的休息就直接下达了向德里进军地命令而他那些好战的部下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流露出畏战的意思反而个个都精神十足高唱着战歌向德里疯狂挺进。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