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七章 歼 匪_血火河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现场,可就没他们什么事了,只看到洋洋得意,不可一世的李大帅左手搂着个美人,右手拎着把不知哪捡到的大刀,哼着小曲指挥着清理战场。咱李大帅此时颇有点李之云长,诸葛国勇的味道。

  第二天的《江苏时事报》立刻刊登了一则消息,题目是:“总督智歼顽匪,新军再立新功”。

  “昨日夜,江苏巨匪邓大强(匪名‘邓秃子’),率数万悍匪突袭两江总督李大帅车队,时李大帅仅百余护卫,危急时刻,大帅临危不慌,指挥卫队反击,并亲自带敢死队一举歼灭邓匪大强。此役打死打伤邓匪部千余人,俘虏万余;我无敌之新军陆二师一连在总督李大帅带领下,竟无一伤亡,堪称奇迹。此战后,江苏境内再无匪踪。”报道边上附了行小字:“此战,随大帅巡视无锡的工商局局长王清源之子,财务部部长王骏辉不幸遇难。”

  这份稿子是按连夜赶到报社的傅馨萍送上的简报发的,至于真假那可就无从得知了,反正咱李大帅吹牛是从来不会脸红的。不过这么报道王骏辉的死讯,也算是给足王家面子了。

  不到一周的时间,《江苏时事报》再次扔出了颗重磅炸弹,这篇名为“严惩贪污腐败决不手软”的文章是李国勇亲笔撰写,借杨度之名发表的公告:

  “日前在总督李国勇的亲自指挥下,江苏政务院和情报局的通力合作,揪出了江苏各级部门中隐藏极深的一个大规模的贪污腐败团伙,共抓获涉案大小官员八十七名,总督李大人亲自指示成立的‘肃贪局’将审理此案。借此事件,两江总督府郑重宣告,任何危害的地方和人民利益的贪污腐败案件,我们处理决不心慈手软,不管他是谁,来历有多大,该抓的抓,该杀的杀,还两江一个朗朗乾坤。”

  公告中大量用词处处透着新鲜,什么“肃贪局”,“贪污腐败团伙”等等,连早就惯了的江苏百姓也看着好奇,这也让他们密切关注着最后的审理结果。

  很快,半个月后肃贪局拿出了意见:江苏财政部副部长马坤,税务司司长安公莆为首的十一人被处以死刑,其余人被判无期到五年不等的徒刑。

  这场大规模的肃贪,殃及最深的就是无锡王家的,王清源的一个伯父被杀,两个远房侄子,两个外甥被判刑,还没算死得还算名誉的王骏辉。

  肃贪运动让江苏上下,从官员到百姓为之震动,总督大人竟然杀人杀到了自己头上,反贪污腐败的力度可得想而知了。自此事件后,江苏官场很多年都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解决完了王骏辉事件,安顿好了大本营的李国勇,很快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自己新的辖地江西和安徽。两江历来是是清王朝的财赋重地,加上安徽又是李鸿章的老家,因此李国勇还是格外重视的。大批新近被政务院录用的官员被派到了这两处地方担任官职,推行江苏行政;陆一师,陆三师各一个团,加上新组建的陆四师分别开进二省。

  正在江西安徽两省的改革热火朝天地展开,初见成效的时候,从京里德亲王处传来了非常不好的消息。

  朝廷上慈禧发了话,两江总督李国勇为官勤奋,兢兢业业,拟免去两江总督之职,升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

  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的李国勇整个人懵了,这摆明了是明升暗降,要削去他的兵权啊。要是他没有记错的话,历史上的这个职务应该是袁世凯的啊,怎么轮到自己了。

  李国勇一时没了主意,傻愣愣地看着边上紧锁眉头的杨度,求援地道:“皙子,怎么办?”

  杨度也有点乱了方寸,喃喃道:“没想到朝廷这么快就对咱们下手了,现在江苏方定,江西安徽不稳,咱们急着起事恐怕不妥。”

  看着慢悠悠的杨度,李国勇可没他那么好的涵养:“我的好皙子,现在不是分析的时候,得尽快想个对策出来。”

  杨度忽然上上下下打量起李国勇来,看得李国勇浑身发毛,直怀疑杨度是不是有了那方面的爱好,接着就听杨度说道:“大人,你病了!”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