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8章 细水长流_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大明,知识=士子=东林党。

  大方向上,这个等式是被‘科举制度’给锁死了的。

  东林都不需要去封锁知识,因为他们掌握的是科举制度下的晋升渠道。

  但他们喜欢用知识来标榜装点自己,打压异己。

  王承恩这个阉党要大张旗鼓的办学?并且还要在那学院之中广罗西夷,红夷之学?并且大把的银子洒下来招揽那些自以为学识经得起考验的落魄书生?吸引想要让自己所学所知得到认同的人?

  那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是儒生们所不能容忍的对知识的亵渎!

  这是收拢人心!是培养党羽!

  必须狠狠的批判!

  奏疏往隆武哪儿递了。

  隆武让王承恩暂且避让一下。

  也是无奈,王承恩只能窃笑着将自己的学院放在工业区之中,供工业区中诸多工匠和工人的孩子就学。

  请不来什么像样的先生,只是能教导识字就好了。

  这才让东林众正消停了些。

  “树大招风哦!”

  坐躺椅上看着书院在工人们旺盛的热情中堆砌,以及边上大量参与进工程,帮着父母一起搬砖和水泥的孩童们,王承恩笑容又消沉了些。

  这事儿办好了,也没办好。

  王承恩这杆招牌如今在大明太亮眼了。

  请复社之人担任先生教师没成,毕竟人家是小东林。

  传教士初听却是兴致勃勃被说动了,但一听不能进核心工业区,也不能传教,只能在学校范围活动授课,也没请成。

  圈一大块地为学院的扩建预留也不成,只能以扩建工业区的名义获得隆武皇帝的支持,这才有了学校的地。

  如今的王承恩,再东林的眼皮子底下举步维艰。

  还真就只有锦衣卫和那些个‘阉党’能帮着点。

  “好在买孩子这事儿是成了,以后的慢慢来哦。”

  不能被士绅阶层所接纳,那这书院,这学校就干脆直接面向工人,面向大明社会最底层的孩子们。

  这是王承恩被逼无奈之下悟出来的。

  “绝对不能!”

  史可法近似怒吼一般的谏言。

  而边上的诸多臣子要么不发言,要么也跟着迎合史可法与兵部尚书陈子龙等人的口风。

  “李贼祸乱京师,攻破京师致使我大明崇祯皇帝殉国!又踞陕西抗王师与建奴沆瀣为祸!还曾道出渡河而下直取南京这等逆言!不知君臣之礼义!更无半点良德在心!怎能招安!陛下又怎能封他为王!”

  一番话语有理有据,群臣皆交口赞同。

  只是常识性询问下的朱聿键也自然拉不下脸去拒绝。

  于是李自成请求向大明称臣讨要封王的事儿就被坚定回绝了。

  同时,大明朝堂乃至隆武皇帝都觉得郑成功此人似乎并没有那么猛,所以为了断绝李贼的最后一丝念想。

  朝廷决定遣张煌言,李长祥两人前往陕南接替郑成功。

  郑成功所部调回四川。

  王承恩并未对此发表什么意见。

  只道是郑成功能一己之力对抗多名单子上的人杰,也是尽力了。

  可只要郑成功自己才知道。

  何止是尽力了啊。

  在清军撤走之后,他单独领兵面对顺军,面对大顺军李过与高一功所作出的战略布局,战术运用,以及局部冲突上。

  他可以说是一败涂地了。

  若不是与施琅齐心合谋,以及麾下众将的倾力坚守,明军可能会被一步步赶出陕南。

  没限免过,本以为几个小时差不多了结果两天,算时间还算错了,总之是新冠后遗症攻击大脑了,三万属于预期失误,先更这些,晚上还会补,之后每天六千保底更他十天半个月的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