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7章 总之先迁都_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上一封说的是镶白旗固山额真图尔格领兵讨伐?

  得亏那一身老骨头还能活动。

  不过他年轻时也是一员猛将,汉人都说老而不死是为贼,有这老贼出马,应该

  微笑着看下去,多尔衮却没看到问题已经解决的报告。

  这封折子。

  反而有些像是一封战报?

  正蓝旗甲喇额真萨比坤领兵自宁古塔以北进军,一路向西北追击野人,直抵野人营寨未果,因野人数量众多,无奈退回宁古塔以北?

  一看时间。

  果然是在图尔格领兵作战之前的事儿。

  这萨比坤也是个庸才,等迁都之后定要降他一等。

  不过既然他贸然进兵都能全身而退,等图尔格讨伐之时

  转手正要将这战报丢开,外头又是来了消息。

  又是从盛京来的折子?

  一封接着一封啊。

  如此多尔衮才皱起的眉头就转为了喜色。

  这次该是喜讯了吧。

  哟?

  还一次来两封?

  双喜临门是吧。

  让人呈上来后随手拆开一个一看,多尔衮顿时轻吸一口冷气。

  又是被野人劫掠袭击?

  也没眼看了,直接一把捏成团看下一个。

  才打开,多尔衮紧皱的眉头顿时舒展。

  老将还是靠谱的,沿途收拢士兵行军速度也没有降低太多,到了地方也飞快把之前失利的萨比坤唤来戴罪立功,也充作带路的。

  抽出来展开细看下去。

  当看到大军行军时居然遭遇炸雷时,多尔衮一下专注起来。

  随后看到大军好不容易寻到野人主力,发现野人居然在老林子里修造了一座城池的时候,更是被震惊到了。

  更让他震惊的是信中描述这城池。

  墙高近两丈,其中野人披甲者甚众,更有火枪若干,火枪手个个训练有素,在城墙上弹发如雨。

  “定是明国!”

  想到这里多尔衮不由有些紧张。

  明国居然在大清后方扶持了一批野人出来?

  不过也好在只是一群野人。

  便是再悍勇.也不会是我大清勇士的对手!

  接着再一看。

  果然,初战众甲士披坚执锐,抵进蛮敌城边以重箭击之,杀敌弓手百人有余。

  冲车也直抵城墙,片刻便破开城门。

  老将图尔格更是身先士卒,身披重甲率军直抵敌城门处酣战不休。

  看到这人多尔衮彻底放松下来。

  这还用看?

  又是一场胜利罢了。

  轻笑两声想要飞快扫一眼结尾片段后继续处理这京师事务,可晃眼间大大的‘我军败退’几个字让他笑容直接一僵。

  败退!?

  猛的起身把折子摊开,多尔衮飞速从那些字眼中寻找关键片段。

  “敌堡中突发火炮,连发数弹,炮声震天,重炮神威不可当”

  “更有暗伏堡中火铳手数百人,枪弹齐发”

  “敌骑兵千人,皆身披铁甲”

  “图尔格率军退走途中计取蛮敌大炮一门,但被蛮敌骑兵毁去”

  “追兵凶猛,只得退守至宁古塔以北.”

  通篇看完后,多尔衮把折子拍在案上,满眼不可置信!

  铁甲,近千骑兵,更持有大量火器。

  这是野人!?

  明国给野人大炮!?

  当初我们老爱家给大明打工的时候怎么就没这待遇呢!?

  可是明国明国他现在也不行啊!

  朝鲜?

  那更拉胯!

  战报作假?

  掺水虽然常有的事,可削去三成水分,得出的结果也已经足够离谱了啊!

  想到这人多尔衮不由得有些焦头烂额的意思。

  看这状况,这野人不剿不行啊!

  而且必须得从南下的诸多精锐里抽出一支才能稳稳的剿灭。

  多尔衮想到这里只能一啧声。

  虽然让一支偏师去剿匪有些费事儿,可眼看着临近冬天了,到手的烂摊子也还没处理好呢。

  什么?

  秋收之后兵强马壮?

  别开玩笑了。

  入手之前还能期待一下,就北京这一块儿入手之后多尔衮才知道,秋收?

  喝西北风都比指望那些个田地来得靠谱。

  都说辽东苦寒,那北京这地方持续数年的天灾人祸加兵荒马乱,如今更是瘟疫横行,这叫什么?

  这一烂摊子在手,处理好了大清国力直接起飞,但短时间内向南兴兵直接成了奢望。

  所以就剿吧!

  迁都剿匪两不误!

  只要迁都北京,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