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七章 制骑_晋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面应对郭敖的莽撞冲锋,和在石虎撤退时的追杀,又收获了千余人的战果。当然晋军自己的伤亡也不小,大约三千有余,面对重骑兵为主的敌军精锐,这算是不错的战绩了。

  按照俘虏的说法,石虎的先锋骑兵约有万人,现在至少损失三四千人,大概这两日无力发动新的进攻。桓景决定是时候该思考接下来怎么办了。

  首先听俘虏所说,石虎的主力步兵尚在赶来的路上,大约有两万左右人马,再加上晋阳城中的守军,总数仍在三万之数。

  而自己虽然手下有两万人,经过一天的战斗,损失同样不小,即使接下来带着辎重的援军赶到,恐怕军队总数也顶多就能达到三万多人。

  数量相当的情况下,加上汾河的阻隔,天然容易形成对峙之势,那么这次进攻晋阳的突然性已然丧失,再待下去和石虎对峙已经意义不大。而若是石勒趁势回军,那么情况就更加不妙了。

  正当桓景犹豫之际,长安方向到来的使者传来了两个消息。

  其一是郗鉴从潼关回报,说石勒并无北上回援的意思,而是南下率军围住了谯城,王敦带着主力也北上谯城,与围城的石勒军对峙,城下大战一触即发。

  其二是张寔带着一万凉州兵向长安进发,说是奉司马绍的诏令,特来觐见。

  如果说第一个消息基本保证自己撤军后,河东不会立刻遭到攻击,给撤军创造了可行性。那么第二个消息简直就是在催自己回去。

  毕竟虽然自己尊奉司马绍为帝,但到底拿他做个傀儡看待,只是行事远比王敦体面,平常监视也比较放松。可万万没想到监视一放松就出了问题。在立司马绍为帝之后,桓景暂时以摄政为名,诏令都由自己上呈,再让司马绍走个形式批复。

  可这次让张寔入长安的诏令显然没有经过自己的同意。那么无非两种可能。

  要么这是司马绍送出的密诏。

  要么是张寔自己伪造、或者误读了诏书。

  这两种情况,无论哪一种都十分吓人:前者说明自己内部出了内鬼;后者说明张寔不服自己作为大将军的地位,想带兵来长安来闹一闹。但仔细一想,自己和张寔的地位问题,终究会有个摊牌的时候;自己和司马绍的关系,也需要再度被明确。

  于是在得到消息的当天,趁着石虎的骑兵尚在休整,桓景立刻拔营撤出了晋阳前线,又派出信使让辎重队立刻折返平阳。经过数日急行军,终于抵达平阳,算是进入了安全的地界。

  桓景让李矩留守平阳和河东,自己带着中军匆匆向长安进发。

  而正如桓景所料,一路撤退之中,石虎果然并未追击,甚至没有派兵去平阳骚扰。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