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三章 蒙古人准备跑路_仙秦:从灭掉吕不韦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嗯,寡人也相信,蒙古人坚持不了一年,就得被赶出中原大地。”

  嬴政很自信,并且在他实际考察了倚天战场的军力和政务后,他决定加大对倚天战场的支援力度。

  “伯温先生,想必你也知道,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啊!”嬴政意有所指的说到。

  “大王的意思是,从现在就开始培养我们大秦的政务官?”

  很明显,刘伯温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不管是之前建立学堂,以便将来取仕,还是联络同乡贤才,都是在为大秦储蓄政务人才。

  “不错,随着盖聂先生和蒙恬、李信、王贲等人在战场不断取胜,收复的地盘越来越多,你们政务部门,人手会越紧缺。”嬴政指明到。

  “回大王,的确如此,我们和盖聂先生做了一些尝试,但政务官的缺口依旧很大。”刘伯温老实回答,不敢在嬴政面前隐瞒。

  “寡人给你们两个建议,你们可以参照实际情况酌情实施。”

  “其一,将军中一些受过伤残、还有年龄偏大不宜继续征战的士卒,依其功劳、特长和本领大小,培训一段时间的政务技巧,即可选任小吏。”

  “我大秦的军人,最不缺的就是忠诚,让他们担任小吏,执行秦法,寡人也放心一些。”

  “其二,开科举,前宋时期,科举已经很成熟,但寡人要的科举,不是读一读四书五经,写一写诗词歌赋,就能胜任的。”

  “你们要编订专用的考举用书,农田水利、财政赋税、法律论述、朝局策论,科举就要考察这些实用的东西。”

  “寡人需要的,是能处理政务,是能办事做事的人,不需要官老爷,不需要清流。”

  “伯温先生,你明白吗?”

  ………………

  这一刻,嬴政很霸道,即使知道目前缺政务官,但他只收能办事的人,绝无收容士大夫和官老爷的想法。

  “伯温明白,愿遵我王之命!”

  刘伯温当然明白,大秦的根基,是军功授爵制度,只要从军杀敌,就能提升爵位,成为贵族,即使犯法,也能用爵位抵罪。

  在大秦,是不可能出现宋朝时,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嬴政也不可能受儒家大头巾们的忽悠。

  事实上,嬴政同意放开科举制度,给读书人一条出仕的道路,已经让刘伯温很感激了,如此一来,他就不愁政务官紧缺了。

  他们之前不是没想过,但怕对军功授爵制度造成冲击,而且,放开科举,这也不是他们能决定的事情。

  “此外,伯温先生要处理好蒙古俘虏,这些人年轻力壮,都是放牧、屯田、开矿的上好劳动力啊!”嬴政感慨道,蒙古人,真是好人啊!

  目前,大秦不缺耕地,哪些位置较偏,土地肥力不够地方,就不用恢复成耕地,让那些蒙古俘虏去放牧,集中养殖牛羊,为大秦提供充足的肉食。

  而且,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