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1章_他超有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针灸这一步是杨大夫亲自操刀,时宁一个半只脚踏入门槛的徒弟,还没到能用针的时候。

  杨大夫放下药盒,取出其中药材称量其重量,视线落在神思完全投入进医书中的时宁身上,自有一番思量。

  杨大夫上了年纪,这一辈子很多时间在外游历治病,活得久,看得多,时宁与钟离楠之间那份虽然不显眼,但绝对超过普通界线的亲昵一点没逃过他的眼睛。

  时家小少爷不知道什么时候,但绝对和摄政王有了些特殊的关系。

  杨大夫在京城住了好几年,虽大部分时间宅在时府后院,可京中大小事情他也是一清二楚,时金来常常将他当做可以谈心的对象,这一类消息并不对他隐瞒。

  同样的,他也很信任自己这双看见过太多世事的眼睛。

  他自露身份,就是愿意去替摄政王看腿,表明了他信任摄政王的为人。

  因而在这件事上,杨大夫思考的并不是若是摄政王对时宁不好了要如何,他还是比较相信摄政王不会做出这种事情,他顾虑的是,若是时宁与摄政王有了关系,时家在这场京城争斗中,怕是不得不站队了。

  很快,杨大夫自己就释然了,时家不可能一直不站队,也许现在还有着微妙的平衡,但随着三皇子与五皇子的出局,之后的斗争只会更加激烈。

  等到了图穷匕见的时刻,就算时家不想,也会有人想方设法逼着他们做选择。

  这样看下来,现在就投靠摄政王说不定还真是最好的选择。

  大皇子其人刚愎自用,脾气暴躁,和五皇子属于一路人,但他年长其余皇子许多,沉稳不少,且其母亲乃已经仙逝的元后,自己是中宫嫡子,背后又有多年清流世家支撑,其外祖父门下弟子众多,不少人在朝中为官。

  他虽然性格有缺陷,但同样也有优点,听得进谏言,这次摄政王离京他能隐忍不发,没跳出来就是听人劝的结果。

  可一想到他曾经多次随意鞭挞身边人,还随手打死过不小心冲撞到他的人,杨大夫就直摇头,时家可不像官宦人家,大皇子下手还要顾虑几分。

  所以大皇子投靠不得,保不齐在混到从龙之功前,就给大皇子折腾死了。

  至于二皇子,杨大夫对他不了解,但他了解左丞相一脉的官员。

  他做游医,在地方上给人看病时,见过不少左丞相一脉的官员作威作福横行霸道的嘴脸。

  上梁不正下梁歪这句话说明了一切。

  若是只有几个官员这样,还可以说是这些人心性坏,可杨大夫去的地方那么多,见的这般官员两只手都数不过来,还十之八九属于左丞相势力,他当然不认为这是特殊现象。上行下效,若不是左丞相放纵,这些官员如何敢这般行事。

  这样的左丞相,自然也投靠不得。

  至于三皇子和五皇子,已经去地狱和阎王报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