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8 威慑_远征欧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个国家能够牵制住英国人,让兰芳能够专心对付太平洋上的美国人;与此同时也一样,不管是法国还是德国,如果想要把英国从世界第一的宝座上拉下来,就必须有一个国家能够从太平洋方向牵制美国人近乎无限的军事潜力。

  法国和民国的谈判进行的很快,法国人已经决定放弃在民国的特权,注意力都在持续恶化的叙利亚战场,根本无心和民国北洋政府纠缠。民国北洋政府能得到现在的局面已经意外之喜,也没有要求更多的意思,于是就在兰芳派出的军队登船之后不到一个星期,法国就和民国北洋政府达成了协议。

  当然了,从表面上看上去,这个协议还是一团和气冠冕堂皇。

  法国为了表示对民国在世界大战中的支援,放弃在民国所有的特权,包括已经建成的广州湾军港和在天津的租借在内,全部还给民国北洋政府。民国北洋政府为了表达对法国的感谢,派出一支人数为三万人的军队前往叙利亚,支持那里正在进行的叙伊战争。

  连同法国和兰芳的协议在内,这次的三方合作可谓是皆大欢喜,法国人再次证明了自己的“民主”和“得道多助”,民国收回了前清时代失去的国家尊严,兰芳得到了实际利益。

  唯一不爽的是英国人。

  就在法国和民国北洋政府宣布签订协议的同一天,英国政府宣布加大对民国南方军政府的援助力度,同时派出现役军官进入民国,为南方军政府训练部队,同时担任军事参谋协助南方军政府作战。

  兰芳马上就针锋相对,在英国决定加大对民国南方军政府的援助力度之后,兰芳宣布和暹罗北十府自治政府缔结友好条约,兰芳承认暹罗北十府自治政府的政治地位,并且派出军官和政工人员前往暹罗北十府,加快那里的民主进程。

  同时兰芳还宣布,将会支持沙捞越地区进行民主自决,由沙捞越人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

  这马上又引起了英国人的抗议,尤其是关于沙捞越地区的民族自决。

  “民族自决”这个概念来源于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和平原则”,这个“和平原则”原本是威尔逊用来忽悠全世界人民的一个幌子,是用来打破英国、法国确立的殖民体系的,从来就没有得到真正执行,也没有国家认可这一“原则”。

  某些殖民地国家可能会赞成,但他们没有话语权,也没人重视他们,所以这个“原则”到目前为止成了二十世纪以来最大的笑话。

  现在兰芳重新提出来这个“原则”,又在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确实是很有深意。

  沙捞越虽然名义上也有自己的自治政府,但全世界所有人都知道,沙捞越政府就是一群兰芳的傀儡,兰芳随时能吞并沙捞越。那么就先放下迟早会被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