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章 嫌疑(12)_众星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陆沉好奇地问道,“你也觉得有二十六维空间,而且还有一根橡皮筋?”

  “我对这种无法证伪或者证实的理论没感觉。”穆知然摊了摊手,“但这个理论有似乎可以从某种角度来解答我们遇到的问题——这种异常的量子纠缠可能和二十八维空间里的那些橡皮筋有关。”

  用弦论去理解量子纠缠态的推导过程非常复杂,穆知然觉得陆沉大概能听懂,但是她自己讲不明白。于是,穆博士发挥了自己一贯的“凑合凑合”的能力,用“琴弦共振”比喻了一下这个情况。

  “就像是两根琴弦,它们虽然长度不同粗细不同,但在足够大的声音的影响下,两根琴弦都会发生振动。”穆知然努力解释道,“尽管在现实世界里观察,这两根琴弦的波动差异巨大。但是在二维世界中,它们的振动看起来却会非常相似。”

  量子纠缠态的制备本身是不算太难——从实际操作上来说难度不高,只要在尝试次数和实验规模上下下功夫,总是能够实现的。

  但是成千上万个量子同时维持纠缠态,在绝对理想的情况下或许还有实现的可能。放在人类大脑这个温暖潮湿的环境里,干扰太多,可能产生纠缠的电子也太多——锂原子的外层电子几乎不可能自发维持在纠缠态下。

  因此,穆知然才用了“很大的声音”来做比喻。或许,真的是二十六维层面上发出了一声巨响,才会导致这些人的脑中锂元素的电子发生了纠缠。

  “其实,不一定是全部电子都发生了纠缠。”听完了自己女朋友的解释后,陆沉决定抬一下杠,“可能只是第二层上的上旋电子发生了纠缠?”

  “不可能。”穆知然摇了摇头,“第二层上有两个电子,如果不是两个电子都处于一个大型系统的纠缠态下,很难解释它们怎么能违反泡利不相容原则。”

  “那就两个?”

  “两个电子都在纠缠态下,和它们距离这么近的第一层电子凭什么不会被影响?”

  “因为它是单身狗?”

  ——

  这天是没法聊了。

  陆沉自己完全没有打算去找几本和弦论有关的书籍来学习一番的想法,毕竟自家的穆博士都说了“这个很难”。为了自己的心理健康,他迅速放弃了“学一下弦论”的念头。

  但是,实验是要做的。穆博士提出的“巨大声响”似乎是一个非常有可能的解释。

  一个外界扰动发生后,部分人类脑子里的锂原子外电子开始处于纠缠态……那这个扰动肯定发生在大崩溃第一次出现之前。

  考虑到这个扰动对最少四十亿人都产生了致命影响,它的强度绝对不会太小。并且,这个扰动应该至今仍然存在——否则也无法解释为什么大崩溃仍然散发,且联合政府收集的样本中,锂原子的外层电子仍然在向下旋转。

  陆沉把目光投向了天空,然后又看了看大地。如果有什么变化能够提供如此巨大的能量,而且还没有被人们直接和大崩溃联系在一起……那么只有这两个地方会有嫌疑。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