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65章 总督西北平叛行署_红楼襄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四月二十八出发,路上朱景洪非常安分,每日除了跟宁焕祥闲聊,就是跟可卿探索人生奥秘。

  但王培安总不想让他如愿,要么拿着书本要给他上课,要么就现场教学跟他讲道理。

  如何现场教学?那自然是停驻野外时,带他去看百姓劳作之艰辛,让他体会民生之艰难。

  比如此时,他就被王培安领着,走在黄土高坡之上。

  虽然是现代人,虽然知道老百姓过得不好,但当朱景洪亲眼目睹之后,他还是觉得有些触目惊心。

  当日他在金陵时,深入乡里体察过民情,那时他就觉得老百姓日子难熬,可跟陕甘比金陵已经算是好的。

  “民生之艰,已然苦不堪言啊!”朱景洪忍不住叹息。

  此刻的王培安也很受触动,一方面是西北确实太苦,另一方面则是朱景洪的反应。

  一直以来,他都觉得足够了解这位爷,认为朱景洪是比较善良的皇家纨绔。

  但近日相处的时间长了些,王培安发现需要重新认识这位。

  虽然对体察民情有抵触,可当这位真的来到民间,也确实会细致了解民情。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朱景洪会问些百姓的生活细节,诸如家里有几亩地收成如何,每年赋税如何缴纳……

  堂堂亲王之尊,如此纡尊降贵……其中反差之强,着实惊讶到了王培安。

  以至于他不禁在想,太子能做到吗?睿王能做到吗?

  这二位意在争权,又岂会真的顾念到百姓……这是王培安给出的判断。

  “殿下,所谓兴百姓苦,如今朝廷大动兵戈,百姓自是过得艰难,赋税徭役……!”

  如今朝廷财政还算健康,所以赋税方面的变动不大,但大军作战徭役会不可避免增多。

  仅说最近两个月,朝廷就从四川、山西、甘肃和朔方四地,征调了将近六十万民夫转运军粮。

  若按照古时的说法,前线十万作战部队加上这些民夫,朝廷也可号称七十万大军平叛。

  值得说明的是,朝廷的十万大军之中,仅有六万多是朝廷直辖军队,其余全是各部盟土司的仆从军。

  这边王培安继续说着大道理,而朱景洪的视线却转向了官道上,那边正有大队人马在赶路。

  “那些人是?”

  朱景洪身旁,一名百户答道:“王爷,有军士随行押送,想来是往前线运送军械!”

  高鸿是旗手卫的百户,他和另一百户张仲祥,负责统领此番保护朱景洪的侍卫。

  高鸿和张仲祥的手下人,也都是朱景洪亲自去挑的,每个都是能打能拼的好手。

  似他这般到旗手卫里挑挑拣拣,加上开府时已有两次,着实称得上是绝无仅有。

  “我看不像……”

  相比于常人,朱景洪的视力要好上许多,他发现押解的不是物而是人,这可就太奇怪了些。

  “去看看!”朱景洪沉声说道。

  于是众人跃身上马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