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二章 言而有信_拐走陈圆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时,明朝外有边患,内有民变,多造炮、操好炮,是明军的现实需求。

  红夷大炮是明末传入中国的新种火器,相较明朝的传统火炮,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射程普遍在五百米左右,在战场上大显身手,让满清极为忌惮。

  不过克虏伯大炮的射程却达到了一千米以上,比红夷大炮射程远了一倍多。

  在铸造红夷大炮的过程中,唐辰动了些小手脚。

  秋天匆匆离去,冬天已经来临。

  天气越来越冷,人们穿上厚厚的衣服,路上的人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黄色的树叶。

  路两旁的树木都是光秃秃的,有些小树经不起冬天的摧残,早在初冬就死了。

  最先铸好的是红夷大炮。

  实际上,并没有铸四十门,宁远城内原先的还有二十多门,因此,唐辰只让铸造了二十门红夷大炮。

  北风呼啸着,在空中肆虐,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

  在铸炮坊忙活了好久,唐辰伸了伸懒腰,走出屋外,疾风像鞭子一样抽打着他的脸,让他赶紧缩了回来。

  “唐大人,铸炮的一些材料已经用完了,只铸造出两百门克虏伯大炮,跟咱们预想的还是差了些。”

  唐辰对汤若望点了点头,“那就这样吧,两百门也够了,我看铸造大炮剩下好多铁,能不能铸成火铳?”

  汤若望看了看,“没问题,应该能铸一万把火铳。”

  “那就有劳汤先生再辛苦辛苦。”唐辰对他拱了拱手。

  “小问题,不过等到这些武器铸造好后,你得替我在宁远城建个教堂。”

  传教士真是满脑子教条,唐辰想了想,也不是什么大事,便答应了下来。

  汤若望没歇息,又开始带人铸造火铳。

  火铳,其实作战实效不如弓箭,单发,喷射,达不到一击毙命。

  但是火铳的齐射喷发密集杀伤,却可以成功抵挡敌人的进攻。

  唐辰让他造的火铳,是三眼火铳。

  三眼火铳在戚继光抗倭期间就已经研究出来,是一款连发火铳。

  等所有武器都铸造好了,唐辰才算松了一口气,命人将宁远城上的红夷大炮全部换成克虏伯大炮。

  这下,有了两百门克虏伯大炮,加上一万支三眼火铳的装备,宁远军的战斗力可比神机营还要强上许多。

  神机营虽然也是热武器装备,但不过有五千人,手中的武器比宁远军的还落后许多。

  唐辰又将换下来的二十门旧红夷大炮,连同自己铸造的二十门,一起命人送去盛京给皇太极。

  既然是买卖,是交易,那就得言而有信。

  四十门红夷大炮,可是不小的数量了,见唐辰兑现诺言,皇太极别提有多高兴了。

  对于皇太极来说,钱没了可以再赚再抢,能得到四十门红夷大炮,接下来对付明军就更加有利了。

  没有不透风的墙。

  虽然唐辰做了许多保密工作,但他卖红夷大炮给皇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