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明的自救_拐走陈圆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家财政出了问题,说穿了就是国家信用破产。

  这种根子,其实怪不到朱由检的头上,而是那个五征漠北,七下南洋的成祖。

  虽然说明成祖朱棣战功赫赫,北征蒙古,南征安南,而且经济空前繁荣,不过这一切却埋下了一个根子,那就是大明宝钞,几乎成了擦屁股的废纸,老百姓不认,商贾不敢用,官员拿着强买。

  当时的大明国力强盛,藩属国就多达四十多个,多朝鲜半岛,日本到再吕宋,苏门达腊,最远可以渤泥,就是后世的世界第一大岛加里曼丹。

  这些藩属国大部门使用明朝的铜钱、当然,烂到家的宝钞,是没有人敢收的。

  也可以说是成祖的短视,滥发宝钞,让宝钞失去了本身的信用,到了崇祯朝,宝钞基本上就是废纸一张,如果不是代替一部分官员的俸禄放下去,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凡事是两面看,明朝的官员贪污腐败,也是政策原因,他们连温饱都保证不了,如何去保证民生?

  关键是随着朝廷信誉的破产,朱由检的政令已经大打折扣了。

  所以,这些事情,朱由检还是更像听听唐辰的意见。

  毕竟在所有人看来,唐辰是个赚钱的好手。

  唐辰说道:“先前的银行,还得继续经营下去,而且得做大。”

  “这个一直在经营。”朱由检说到。

  唐辰说道:“既然陛下让臣去关外,那臣一定将关外治理好,给朝廷赚钱,只不过,陛下既然封我为辽东王,就请陛下将关外大权交给臣。”

  朱由检没有立即说话。

  再好的政策,要有人执行。

  先前镇压叛军需要花钱,需要粮草和银子,再加上关外的建奴,朝廷的财政问题就像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大明养士出了问题,朝廷的税越收越少,自耕农越来越少,朝廷的财政越来越亏空。

  在成祖时期,一年朝廷的税收是三千一百万石粮食以上,而且卫所兵给朝廷上交了二百三十四万石粮食,这样以来,朝廷的收入就多达三千四百余万石。

  现在崇祯朝,凭良心说,地盘远没有成祖时期更大,现在的财政收入折算成粮食,差不多只有成祖时期的四分之一。

  卫所兵不仅仅不能反哺朝廷,朝廷想用他们,还要提供粮草,这就更加坑了。

  皇亲国戚他真没有办法动,他也知道这些人有钱,比如福王,朝有记录的就有黄金两万两,银子十万两,再加上他多年的经营。

  家产几百万两银子就轻松有的,可是他若是动了这些藩王,这些藩王还不能闹翻天?

  至于士绅,这一块也没法弄。

  崇祯思来想去,看着旁边的周皇后,长长的叹了口气。

  昔日李隆基对安禄山,要权给权,要钱给钱,结果还不是一样反了?

  将关外大权全权交给唐辰,他会不会是以后的安禄山?

  唐辰说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