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九章 打得好_拐走陈圆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朕今日要赐你尚方宝剑。”

  朱由检说着,朝着旁边的吴三桂点了点头。

  吴三桂从太监手中接过盒子,便要颁旨,赐剑。

  直到此时,杨嗣昌依旧没说什么。

  但是,杨嗣昌不出头,并不代表其他人不会出头。

  大明的言官可是很厉害的。

  唐辰对圣旨听得昏昏欲睡,也可怜吴三桂了,他足足念了半个时辰,还有长长的圣旨正在宣读。

  “陛下,臣等请奏。”

  在唐辰即将离京去辽东赴任的时刻,一群言官站了出来。

  朱由检淡淡说道:“什么事?”

  一群人忙到朱由检面前跪下,“陛下,臣等认为,唐辰当辽东王之事不妥。”

  这个时候了,才来谈这事,不是马后炮吗?

  朱由检皱眉道:“有何不妥?”

  “唐辰虽有功劳,但陛下是否对其恩宠太重了?”

  “陛下,有违祖宗之训啊。”

  明太祖朱元璋打下江山后,为自己的“家天下”计,曾定下一条规矩,即:异姓生不能封王。

  所以,朱元璋在位时,所封的藩王全是自己的儿子外加一个侄孙——朱文正之子朱守谦。

  所封的异姓王全是追封的,如追封自己的外公陈公为杨王、义父郭子兴为滁阳王、岳父马公为徐王等。

  至于名著于史册的“开国六王”: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歧阳王李文忠、宁河王邓愈、东瓯王汤和、黔宁王沐英,全都是死后才追封的王爵,生前只是公爵。

  朱元璋以后的大明诸帝,除去南明三帝不算,也都基本遵守了朱元璋定下的祖制。

  南明三帝中,也只有永历帝在江河日下、日暮途穷之际违祖制,大批封活着的异姓王,如宁夏王李成栋、秦王孙可望、晋王李定国、蜀王刘文秀、延平郡王郑成功、延安王艾能奇、巩昌王白文选、庆阳王冯双礼、汉阳王马进忠、黔阳王皮熊等等。

  彼时国亡在即,这么做的目的,无非是笼络人心,垂死挣扎而已。

  当时还封了真定王郑鸿逵、汉中王吴三桂、兴化王洪承畴,但这三位已坚定地投降了满清,宁做清廷的一条狗,不做南明的一个王,可见,异姓王的神器贬值到了何等地步。

  另外,根据大明朝贡体系,从洪武年间和隆庆年间,还册封过朝鲜国王、蒙古五王(顺宁王马哈木、贤义王太平、安乐王秃孛罗、宁王阿鲁台、顺义王阿勒坦汗)以及南洋小国的一些王,但那都是域外之王。

  你不封,人家本来也是王。

  所以,从朱元璋的洪武元年算起,到崇祯十七年止,大明长达276时间里,很难找得出一个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生前得封王爵的异姓王。

  如果有,忠勇王金忠勉强算一个。

  然而,现在,朱由检加封唐辰为辽东王,虽然是有意将唐辰这个厉害人物支开去辽东跟皇太极较劲,但言官们这一嘴“有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