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五章 反腐之风_拐走陈圆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唐辰一边准备着西厂事宜,一边在京城中买下了一处楼,开设百花楼分店。

  接到了唐辰的书信,李香君、董小宛、小桃也从苏州赶到了京城。

  苏州百花楼的生意,全权交给陈青松夫妇打理,有李妈妈那个善于经营之道的老油条在,生意应该不成问题。

  西厂这边,因为得到皇帝的支持,唐辰数日间已经召集了十数名官员。

  但唐辰却并不急于出手。

  一方面,他派出锦衣卫暗中调查取证。

  另一方面,他在西厂设立了投诉举报的信箱,重金悬赏,希望百姓们能主动提供官员贪腐的线索。

  虽然他也知道这些都没太多的用,但还是要做。

  而唐辰自己,则张罗着新店的开张事宜。

  并不因为他不急,而是因为他知道急也没用。

  大明的腐败,由来已久,不是那么轻易就能改变的。

  官吏贪污腐败,自身原因肯定是最重要的因素。

  但很大一个因素,是因为官员自身收入太低。

  历朝历代当中,宋朝的官俸是最高的,而明朝的官俸是最低的。

  这也就造成了明朝是最腐败的王朝。

  明朝是反腐力度最大的朝代,也是贪腐最严重的朝代。

  腐败深入到各个领域,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官俸太低。

  到了崇祯年间,由于官俸太低,甚至拖欠官俸,导致官员贪污手法千奇百怪。

  在明朝的统治时期,统治者对明朝的货币制度进行了改革,大量纸币的出现,冲击了市场的物价,从而导致明朝通货膨胀现象的发生。

  在统治者进行对官吏俸禄制度的改革中,将对官吏的俸禄由米面肉锦等实质性物品改为白银与纸币的发放。

  市场中的物价逐渐上涨,而官吏的俸禄却无法上涨,逐渐对市场物品购买不足,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而后明朝推行均徭法,官吏可以用官吏的身份低价买到市场中的物品,而这也助长了官吏贪腐的力度。

  还有一条便是执政者的理念。

  朱元璋祖训中提到对官吏的处置权力应该在集权者自己手中,其他人掌权可能会对中央集权产生一定的冲击。

  虽然在明太祖朱元璋统治时期,对于贪污行为,强制打压,对于官吏腐败一般采用重罚。

  朱元璋驾崩,后世统治者掌权,执政理念发生巨大转变,仁德治国,从而导致对贪腐人员的赦免,引起了更多反腐行为的出现。

  京城百花楼一经开业,便人满为患。

  比起苏州,京城有钱人更多,更愿意享受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其中尤以官员为甚。

  唐辰只是张罗了一下开业的事宜,开业那日起,他便不再现身,将百花楼的经营大权交给陈圆圆,自己则在暗中经营。

  时已近暮,天光入窗后,散作一大片并不如何清亮的光线。

  坐了不到片刻,房间外的天光还没有全盘暗淡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