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四章 知进退_拐走陈圆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帝只是随随便便一句:你这个官别做了。

  当大臣的马上便明白了。

  大多皇帝,就像老天一样,阴晴不定。

  任何人的性格,都不是完美无缺的。

  朱由检大抵也是如此,如果要论,大概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他的政治人格有瑕疵。

  权力的控制性造就了个人人格,高度专权的皇帝,也就成为了专制时代最有个性的人。

  朱由检,是个多疑、暴虐、自大、妄想、偏执的人。

  他出山时环境险恶,在客魏势力的裹胁中胜出,必要的防范是韬晦权术的基本功,本无可厚非,但一疑惧心理针对一切任务,必然使得自我走向恐怖。

  加上刻意求治,经常鼓励诸臣大胆建言,但臣下一旦有所建言,他却习惯性的怀疑臣下谏诤动机与幕后活动。

  此时辽东局势开始恶化,陕西匪患日甚,国家进入国事日非、疲于应付的艰难时期,日理万机的朱由检焦头烂额,原先积累的权威资源丧失殆尽。

  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温体仁自身有罪,皇帝又开口了,他也不敢再在京中逗留。

  很快,温体仁就称病辞职。

  至于钱谦益,知道这位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也归乡隐居去了。

  接下来,顺着这阵风气,唐辰和他的西厂又查办了一些贪官污吏。

  温体仁这个首辅都被他弄倒了,谁还敢小看他。

  西厂风头日甚,虽然不及东厂,但远在锦衣卫之上。

  朝中众臣也纷纷对西厂畏之如虎。

  这对唐辰来说,却并不是好事。

  自己和西厂,已经成为众人的眼中钉了。

  拖了个椅子放在门口,唐辰慵懒的靠在上面,沐浴着秋天温暖的阳光。

  反腐的任务算是暂时告了一个段落。

  唐辰却开心不起来。

  朱由检这个皇帝,经常破格提拔低级别官员,比如自己。

  在朝议时鼓励谏诤、辩驳、似乎有明君风范。

  但一旦抓住权柄,哪怕是些微瑕疵,亦痛下辣手,予以严惩。

  一旦任用,务求急效,稍有差池、延缓、立马撤职查办,甚至诛戮。

  以喜怒无常对付群臣,是权术的应用,但权术只是智慧、技术,需要心理较量,杀人立威更能求得实效。

  朱由检厉行“用重法以绳群臣”的重刑主义,就像之前支持唐辰大办内宫贪污。

  用人太骤,杀人太骤,一言合则欲加诸膝,一言不合则欲堕诸渊。

  在唐辰看来,并不是什么好事。

  专制时代的政治权术,杀人立威是树立皇帝权威的一种有效手段。人都有贪生怕死的本能,掌握群臣生死权力的帝王,如能理性运用,却能造就群臣俯首、万民惧服的秩序局面。

  但恐怖政治与个体生命尊严相悖,一味强迫服从甚至违背本意、良知和利益的强制性屈从,会使人的尊严受损、人格分裂乃至扭曲,最终激起反抗。

  在封建社会,皇帝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