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327章 发射海洋资源卫星_重生之科技洪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算回京都,而是老老实实的待在广州,同时也领略了一番广州的市井生活。

  到了卫星发射的那一天,赵一就留在了广州卫星监测中心,至于文昌发射中心那边,就让其他人忙,他自己在那里也帮不上什么忙。

  他只需要待在卫星监测中心,知道卫星是否发生成功即可。

  赵一其实对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的卫星发射技术非常自信,因为自从公司成立以来,没有一次发射任务失败过。

  也正是因为如此,未来空间技术公司接的商业卫星发射任务越来越多,已经在国际商业发射领域打出了自己的名气,这个方面的营业收入也是非常可观的。

  事实也证明了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确实有这份实力,赵一在广州卫星监测中心,还是不出意外的等来了卫星发射成功的消息。

  没过多久,广州这边就监测到卫星的轨道情况和运行情况,根据运行参数来看,一切正常,未来将有一颗卫星沿着太平洋中心经度线绕轨飞行。

  到这里赵一在这边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剩下的就交给了广州卫星监测中心来负责,负责对卫星的轨道运行情况进行监测。

  然后赵一就乘坐专机打道回府,直接就回到了京都。

  回到家后,赵一就开始编写和初级人工智能相配合的资源分析模块,就是对卫星传递回来的数据进行分析。

  将这一块弄完之后,就直接安装到了北极星公司给他使用的超级计算机上面运行,然后又给广州卫星监测中心打电话,让他们将卫星传递回来的信息,再传输到指定的地址即可。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数据取样和数据分析的过程了,这个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够有结果的,慢慢等待即可。

  至于为什么这么慢,主要是天上的卫星一是需要对海洋区域面积逐行扫描的,而不是对着太平洋进行整体扫描,这样没有什么效果,精度也会非常低。

  等对太平洋地区整个扫描一遍,估计几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而仅仅只是扫一遍是没有什么效果的,还需要反复的扫描。

  只有对各个气象环境下和不同的日期下,对同一个地点的磁场、红外线、可见光和热敏等进行分析对比,才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数据。

  其实这样的数据也不是万能的,还是存在误判的可能,所以说,取的数据样本越多,准确度就会越高。

  所以赵一才需要这么早就将海洋资源卫星给发生上天,让它在天上默默的跑几年,再对数据进行分析后,获得的海洋资源就相对准确性更高。

  不然的话,自己花费巨大的代价,去对指定地点进行矿产开采,结果发现,原来是错误的信息。

  不说浪费了人力物力,即使这个面子,到底还要不要了,弄不好会闹成国际笑话的。

  一时闲来无事,赵一就打算去自己的新家看看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