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6章 推销债券_穿越大明一睁眼,就要亡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朝上,吕谋正式宣布放权规划,与群臣共治天下。这立刻让群臣脸上充满了兴奋.做了一辈子官了,终于能做主做些事了。

  大臣们就假模假式的说些自己都不信的谏言,什么皇上要乾纲独断,什么皇上要勤政等等废话之后,大家真正接受了皇权和臣权,一起共治天下的梦想。

  在御书房召见了弟弟,和求见的央行总行长孙斌。

  孙斌是来请罪诉苦的,因为他推销的债券不顺利。都发行半月了,竟然只卖出去几千张。这还是皇室太监们,出于对主家的忠心才购买的,而面对民间,几乎就没卖一张。

  这就不对了。

  现在自己掌握的大明,是民富国强,可和当初天启崇祯年的民富国不强,有着本质不同。

  原先的大明,其实从朱元璋开始,就执行着藏富于民的政策,但后来这路子慢慢走偏了。

  藏富只藏在士绅阶层,藏在巨大的商人群体中。他们拥有巨大的财富土地,却不交税不纳粮不当差,这样的两个阶层越来越富有。

  但大明的财政收入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攀升,那这些财政收支出,只能取于普通百姓。最终弄的是,下层的百姓苦不堪言,流离失所,而财政日益紧张,最终在天灾人祸的双重打击之下,弄到彻底崩溃,几乎走到了国破家亡的地步。

  然而吕谋穿越而来,推行的皇恩令,真正减轻百姓的负担,而国库的收入在收取百姓赋税的情况下,绝大部分靠出外去抢,以及商税收入。再加上风调雨顺,真正实现了民富国强,老百姓手中真正有了积蓄银钱。

  不说别的,单单晋商八大家,就将两千多万两银子,撒到了民间。

  这是一笔巨大的资金,再加上政府不断的用抢来的钱,收购民间的余粮,雇佣百姓,发放军饷,增加官员的俸禄,等等拉动经济的措施,这让民间百姓手中有了余钱。

  这时候按照常理来说,一家人只要勤俭持家,购买10块银元一张的战争债券,是没有问题的。

  更何况这次是给予利息的,而且用食盐保证,银行托底,再加上可以交税,缴纳地租多重保值,百姓不应该不购买呀。

  吕谋莫名其妙:“不应该啊,这明明是有机会赚钱的事,怎么百姓反应冷淡呢。难道是朕的信誉不好?”

  “皇上,大家对皇上的信任是绝对没的说的。”

  “难道对朝廷的信誉也不好吗?”

  孙斌道:“奴婢说句大不敬的话,要是搁在崇祯朝,咱们的大明的信誉,的确已经没有了,百姓对朝廷,有的只有怨恨。但从摄政王上位之后,推行了皇恩令,咱们的大明信誉在百姓之中,那真是如日中天。”

  这的确是实话实说,先不说前朝,就是吕谋当政,在满清等联军大兵压境的情况下,朝廷依旧执行了雇佣百姓当民夫的办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