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5章 军工发展慢不得_穿越大明一睁眼,就要亡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5章军工发展慢不得

  说明了在科举上的观点,安排完了陈确,吕谋就将目光转向了毕懋康。

  从桌子底下拿出来了一批图纸,向他展开。

  “这段时间,我要去紫荆关视察,没有多余时间。秋收也要到了,据本王预判,秋收之后,满清就会和我们停止谈判。趁着秋高马肥,我们收获结束,再次入寇京畿。

  一为打击我们,逼迫我们父子和他们签订屈辱的城下之盟;二,继续施行皇太极的国策,消耗我们的国力,三,抢掠我们的物资,继续壮大他们。所以,时间急迫,有些事,我们必须抓紧时间。”

  对于这一点,三人都表示确定。

  其实,如果按照历史发展习惯,即便李自成不兵临城下,满清为消耗大明国力的第六次入寇,也可能不会在今年发生。

  但吕谋为防万一,争取对付流寇的时间施行的和满清和谈,反倒成了吸引满清再次入寇的想法和决心。

  这不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因为满清入寇是不确定的。满清,就是那只薛定谔的猫,吕谋必须按照满清会入寇来计划安排。

  “所以,武装我们的军队,让他们更强大,已经迫在眉睫。因此我画了几张图纸,需要老人家先照着做下。”

  毕懋康带上老花镜(老花镜明代已经有了,不过是水晶打磨而成,价格昂贵的令人发指,不能普及罢了)

  “这是我的一种新式冶炼高炉,有了这种高炉,就能直接练出钢来。”

  一听定王这么说,几个人都来了兴趣。

  钢铁是需要千锤百炼的,费工费力产量底,不能大规模应用。所以,拥有一把纯钢宝刀,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存在,因此,好钢,只能用在刀刃上,多了用不起。

  如果能通过高炉直接练出钢来,那对毕懋康来说,那我们的小王爷,就不是人了——而是吹牛大王了。

  但王爷安排,必有深意。

  毕懋康仔细端详这新高炉的图纸。

  没什么新奇吗,不过是在老高炉的基础上,送风口,加装了一个火炉罢了。

  但就这个小小的改变,却让毕懋康这真正的行家,如醍醐灌顶,当时对吕谋那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在古代之所以不能够直接练出钢,原因有两个。

  第1个就是炉温的问题,不能够达到炼出钢的温度,这成为了科技的一个瓶颈,没有办法突破。

  而要想突破这个瓶颈,那就只能用煤炭做燃料。

  这就是第2个问题了,炼制钢铁,是不能用煤直接炼铁,因为煤炭含硫,如果用煤炭来炼制钢铁,虽然炉温上去了,但却让钢铁变脆。打造任何器械,都会崩坏折断,成为废铁。

  所以古代人只能用笨办法,使用木炭。结果木炭的温度就是上升不了。

  而看眼前的这个设计,却一下子解决了炉温不能升高的问题。

  那就是因为,向炉膛里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