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4章 第四百一十三话:想法_娇娘发家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不肯这就住过去的。

  李冬瓜都急了,说好了要跟着他过的,他都家来了,娘咋就不肯跟儿子一起住?

  老邓氏自有自的想法,只道:“等明儿你陪我去一趟县城,回来我就住过去了。”

  李冬瓜不明白,但听娘要去县城,也没有多问,老实应了。

  娘一把年纪了,还从没有去过县城呢,他也没有去过,现在他身上有银子,县城大,铺子大,正好去县城置办一些首饰,到时候给梨花做嫁妆。

  这么打算着,李冬瓜听话的上宋家找宋秋说了借骡车的事。

  他知道宋家也有马车了,但他不会赶马车,还是赶骡车稳当,虽然慢了点。

  宋秋一见冬瓜叔回来邓奶奶就将去县城的事提上了日程,这么急的,也是有要紧事呢。

  想着县城有啥?

  有个在大牢里蹲着的张老豆。

  她看着自家奶奶一点都不意外好像知道啥情况的,也是暗暗羡慕这两好姐妹关系铁呢。

  便让李冬瓜把有蓬的骡车赶了去,还把一把钥匙给了李冬瓜,这是她在县里买的那宅子的钥匙,里头床铺这些都铺上的,为的就是等上元节去了方便。

  这骡车一早出发,不管办不办事,晚上都赶不回来的,有地方住,可比住客栈妥当。

  李冬瓜一听宋秋还在县里头买了宅子呢,也是暗叹丫头出息能干,也没客气,想着头回去县城,人生地不熟的,有个落脚处,自然比愣头愣脑的找客栈住的好,就笑着接过了钥匙收了起来。

  第二日天不亮,李冬瓜就赶着骡车来拉上了穿得厚厚实实的老邓氏离开了村子,往县城去了。

  陈氏和梨花也跟在骡车上,宋秋早就答应过梨花的,等李冬瓜两口子从程家回来,就不让她做工了,回家去,好好陪着爹娘过日子,享享这团圆。

  毕竟,年一过,匆匆一晃,梨花就要嫁人了,到时候,娘家再怎么近,也是不一样的了。

  但她们娘俩不去县城,只是顺一趟路,要去平安大集,置办上柴米油盐的回家,还打算买上几块肉,虽然腊月都过半了,但腌上几天,紧着熏,也是赶得上在除夕之前把腊肉熏好的。

  到了平安大集外头,把母女俩放下,骡车就继续往前去。

  梨花挽着陈氏的胳膊,母女俩一起下小道往平安大集去,梨花一边叽叽喳喳的跟陈氏说着话,然后把自己这大半年攒的银钱昨儿阿秋一起给她的都献宝似的拿出来给陈氏,“娘拿着待会置办东西!”

  她以为爹娘身上没银钱的,头回爷爷的后事都是哥哥拿得银子回来的,剩下的,还得给爹娘还了这十年的契,也不知道够不够。

  陈氏看着女儿手心里的钱袋子,心里欣慰得紧,没多说家里有个钱匣子的事,只摸摸女儿的头,道:“这银钱你自己收好了,等出嫁了留着压箱底,这当媳妇了可不一样,要得是花用的地方,手里头没银子可不行,家里你不用担心,我跟你爹,手里头有银子!”

  梨花听着,也没有多想,只以为是程家奶奶赏的,毕竟,昨儿娘他们回来,她也看到的,娘带回来不少东西,说都是程大奶奶给的呢。

  这边母女俩进了大集买买买。

  那边李冬瓜母子俩一路过了盘石镇,继续往前,紧赶慢赶的,路上还停下来吃了干粮,终于在半个下午的,顺利进入了东陵县的城门。

  虽第一次来,但一条大道走到黑的,也不至于迷路。

  可进了城门,李冬瓜就有些懵圈了,这一条条四通八达的街道,可真分不清哪儿跟哪儿。

  李冬瓜一头蒙,想着赶了一路了,娘都累了,该好好歇歇,也先不管别的了,找了人打听了玉祥坊簪花胡同,先去歇歇再说。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