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2章 第九十一话:打听_娇娘发家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劳力,这去支摊子要是遇上个难缠的那可不好弄呀。”

  宋秋听着,想着王家墩那地头,她知道,就在她舅公他们村前头不远。

  这官道边上支摊子,遇上个打打杀杀的,也说不定,剧没少刷,还是见识过的。

  但这些年也的确太平,每天官道上来来往往这么多人,也没见生过什么事。

  这营生,她就是想做。

  怕有人找茬子或者出事就不去,这可永远排不起头。

  这可关乎她的大规划呢。

  后头的规划不急,眼下嘛。

  “村长爷爷放心,我就每天上午去,下晌边上差不多了就收摊,那官道上人来人往的,再加上咱们村也离得近,一眼看得到的,想来也不会出什么事的。”宋秋道。

  村长见她主意定了,也不好再说什么,只道:“那你们小心就是,有什么事,东西不重要,先自个往村里跑回来再说。

  那长河边上无人管,你们去支摊子就行,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也可同我说。”

  那跑回来就一里多路,进了村子的小道就好了,想来机灵点,也是能躲过的。

  那王家墩的小子,就是人蠢了些,非得探出来看人家热闹,这才被人失手杀了的。

  要不然,只要不是土匪,谁也不会随便杀老百姓不是?

  这些年,他们这一方已经好久都没听说哪里有土匪了,世道好,老百姓再不济都有得吃,何必去提头过日子呢。

  “多谢村长爷爷了,我晓得的。”宋秋老实点头,真心道谢。

  村长点点头,见人出了门去,这才起身进了右边的耳门。

  “是宋家的小丫头?”唐老爷子在窗边的椅子上坐着。

  “是呢。”村长在对面坐下,手里拿着的烟杆子下意识的放到了腿上没再往嘴里巴,“小姑娘聪明,主意正,想要在长河边上去支个摊子,每天人来人往的,倒是个好生意。”

  “这阿秋啊,像她太老奶奶,看那双眼睛就知道了,外柔内刚,是个稳得住事的,有大主意的。”

  “这生意也倒是好生意,但官道人多眼杂,接触得多了,难免坏事。”唐老爷子叹了叹,“上次那老头,这些日子倒是没见再来了,也是怪事。”

  村长一听自家爹这样说了,忙道:“那要不我还是叫她不要支摊子了?”

  唐老爷子睃他一眼,“罢了,摆就摆吧,宋家也不容易,那也碍不着什么。”

  “爹说得是。”

  “没事逛去瞧瞧,咱们松山村的人,可不容外人欺负了去。”

  “诶!”

  ……

  打听到了长河边上无主的好消息,宋秋就琢磨着开始往那河滩去搭建棚子了。

  就供给人遮阳歇脚的,不必用什么多好的,茅草棚子就行,搭建方便又快,也不费钱。

  这个时节,十里八村的有田地都忙着农活,村里专门做木工手艺的刘才贵父子几个就闲着的。

  宋秋就打算开工钱让他们帮忙去建建,再加上需要打几张简易的桌子板凳,反正也是要找他们的。

  这东西备着还是要备着的,跟人借来用可不像样,毕竟是自己做买卖,又不是自己办酒什么的用一用。

  刘才贵今年刚四十岁的年纪,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女儿早嫁了,小女儿前不久刚出嫁。

  而两个儿子都儿女也是好几岁的了,只有三代人,加起来刚刚十口人。

  没有田地,女人们种些菜的,喂点牲口的,除此之外,就靠这木匠的手艺。

  因为手艺好,农闲的时候,找上门来请他们做木工活的还是挺多的,所以这日子倒也好过。

  宋秋上门去说了来意之后,刘才贵还愣了愣,“到长河边上那里搭茅草棚子?”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