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六二章 拼命是错的、挣钱是对的(一)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手的钱。

  如果英国真要把北美扔出去,对大顺是相当不利的。

  扔出去,意味着欧洲美洲肯定还要打仗。

  不能拼命啊,拼命还怎么挣钱?

  打仗的时候,消费市场是下降的。这不是一战二战的时候,那时候的运输能力,战争打起来可以卖粮食卖肉卖武器卖钢铁。现在大顺能卖的,都是些消费品,打仗会严重影响大顺的贸易利润、严重影响大顺脑子过热引发的投资基建狂潮。大基建和工业化初期,一旦资金断裂市场萧条资本不足,是要出大事的。

  大顺是要一个稳定的、至少也得稳定个二三十年的欧美,而不是乱成一锅粥的欧美。

  因为,大顺要弄死印度的手工业、彻底瓦解印度的手工业生产能力,至少也得个一二十年,在此期间大顺能在印度卖的货是肯定不如“物价革命传导”的第一站欧洲和美洲的。

  要瓦解印度的手工业和工业生产能力,需要时间,不是说随便出个政策,刷的一下印度的旧经济基础就瓦解了——大顺能顶着82%的关税往欧洲卖布,印度也能,印度的生产能力只比大顺手工业略低。

  现在制约大顺工业发展的,不是技术、不是资本,而是市场。

  大顺短时间内,不可能彻底放开钞关、真的搞全国统一大市场的。

  还是那句话:

  殖民者和鸦片战争(刨除掉鸦片问题的剩余贸易),影响的民族资本的发展,把民族资本扼杀。

  但是,对于小农、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来说,西方资本家,和松苏资本家,同样都是在瓦解他们的生存基础,无甚区别,甚至后者更勐,因为省了跨越大半个地球的运费。

  大顺这点新兴力量,别看在欧美呜呜喳喳,又是逼得英法出棉布禁止令、又是逼得法国漆匠联合会逼着加关税、又是引爆了北美独立的波士顿倾茶事件……但在大顺,吊毛不是,根本还不具备镇压铺天盖地的农民起义的能力。

  所以大顺急需在瓦解印度的工业能力之前,拥有一个和平的广阔市场。

  而欧美的几个火药桶,无非是奥属尼德兰也就是比利时、汉诺威、东普鲁士、波兰、西里西亚、以及北美。

  欧洲大陆的问题,都好解决,不敢说多,二三十年和平是有把握的。

  所以大顺必须要拿出足够的力量,确保北美的势力均衡。

  均衡,不是永久的和平,只是扩军备战的间战期。大顺某些人,希望将来还打,而且还要打个大的;但又希望二三十年内不要打,要和平。

  大顺新学的激进派,或者叫帝国主义派,比如李欗等人,他们不希望打成“口岸对口岸”贸易。

  他们希望宁可朝廷多花点钱、多出点军费、多打两年,也要达成“荷兰做欧罗巴总商埠口岸”的效果。

  这里面的事情很复杂。

  但举个这些复杂问题中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