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终章 九三年(九)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定政策、以及铺开纺纱业又忽然摧毁,这一系列举动,在古吉拉特因此而死的人,不下二三十万。

  除此之外,还有个特殊的“历史遗留因素”,也即英国殖民和大顺殖民的区别。

  这里的区别,不是什么道德、制度、文化、法律什么的区别。

  而是最基本的东西: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一战之前。

  英国是个棉布进口国。

  而大顺打赢一战,甚至说在打赢一战之前,大顺就是个棉布出口国。

  这,才是这里的人、尤其是一些被英国殖民统治过的人,对刘玉如此恨的根本原因。

  是的,某种程度上,大顺打赢了一战,直接导致了古吉拉特以对外出口为主的棉纺织业,彻底崩溃。

  织布行业完蛋,只剩下了棉花种植业和纺纱业。

  对这里的一些织布为生的手工业者而言,他们当然没经历过历史上真正统治印度后的惨状。

  而大顺,或者说刘玉的政策,之前偏偏又是“倒逼英国东印度公司开拓印度,施加压力让东印度公司如芒在背认为随时可能失去中国的货源,从而迫使英法在印度冲突加剧,进而借刀杀人让英国驱赶法国,然后大顺再以法国盟友的身份参战”的路线。

  这使得一战之前,英国在古吉拉特地区的进口量,大增。

  或许可以这么说。

  一些织布为生的古吉拉特的织布工匠看来:这大英国不见得好啊。可到了大顺,我却挨了饿。

  无需讳言,这是事实。

  后世有人,为了鼓吹西方的发达,给出过这样一个数据。

  说,从1794年,到1814年,英国销往印度的纺织品,暴增了696倍!

  只看这个数字,不求真相的人,一定会觉得:哇,西方真的好发达的,在1800年工业就全面碾压东方了!

  这个数据,没错。

  可以说,非常的正确。

  但是,这个数据,就是标准的“说话说一半”。

  历史上,1794年到1814年,英国销往印度的棉纺织品,是不是暴增了696倍?

  是的,一点没错。

  但是,很可能,这个数据,他没告诉你,1794年,英国销往印度的棉纺织品的价值是多少。

  那么1794年,也即是传说中马嘎尔尼访华的那几年,英国销往印度的棉纺织品价值是多少呢?

  156英镑。500两库平银。

  是的,你没看错。

  156的后面,既没有【千磅】,也没有【万磅】。

  就是156英镑,500两库平银。

  那么,暴增了696倍,是多少呢?

  107306英镑,大约35万两库平银。

  所以说,数据说谎了吗?

  没有。

  数据没作假,确确实实是暴增了大约696倍。

  只不过,基数是156英镑。既不是156千英镑,也不是156万英镑,而是156英镑。

  那么,179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