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十六章 混乱、曙光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涌现不停。

  整体上又受拘于先天不足,破而后立一直没出现,倒是都破的差不多了。

  从孔孟到阳明,各家学派互相喷,互相拿着放大镜找不足,真真的群魔乱舞八十年。

  除了不敢否定“儒”这个绝对的政治正确外,打着儒学之名的各种学派结社立说,各显其言。

  大顺官方摆出姿态,要用宋时的永嘉永康学派,事功之学,这几年才总算是止住了思想的大混乱。

  可这也只是表面的平静,平静之下,暗流涌动。

  朝中有西法党与守旧党之争,也有北儒和南儒之争。

  永嘉学派诞生于工商业发达的浙东,悲愤于靖康之耻和南渡不北伐,又极为事功,认为义利之辨需要细究。

  等到大顺选用其为官方意识形态,整个国朝的环境基础又和宋时完全不同了。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南北边各自都有对浙东学派的解释,互相都不认为对方是对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点不会错。

  北方人目睹了明末土地兼并的可怕,亲历了空谈心性的无用,见证过失地流民的惨剧。

  北方派颜元痛斥“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矣”。

  提倡直接跳过宋儒理学,复归到原教旨的春秋之儒。

  甚至认为作为儒生,要“习礼、歌诗、学书计,举石、超距、击拳,率以肄三为程,讨论兵、农,辨商今古”,不但要学诗歌礼仪,还要学数学、打拳、身法、武术、兵法、农学……

  但在土地政策上,见识过北方流民之苦的这一派,是有激进复古“井田”的想法的。

  尤其是一些传教士带来了西方的圈地运动等见闻、带来了《乌托邦》等小册子后,这种恐慌更甚。

  即便不可能全部复古井田,但最起码的抑制兼并等要做好。

  不允许大规模雇工,也不允许工商业过度发展,以免出现大顺版的羊吃人。不过总算还没复古到封建封君这一步。

  对于朝廷以事功学派为官方学问,北方学派也是支持的。

  认为“如果陈亮的学问能够大兴,虽然不免夹杂霸道,非是王道,但至少苍生能幸运点。可惜是朱熹等人的学问大兴,以至于朝代交替,世道沦落如此。”

  对于朝廷在武德宫试行三舍法,北方学派也认可。

  认为这复古复的还不够,也不应该只在基本盘里试行。

  应该复到范仲淹庆历兴学时候的苏湖教法,学堂分经义斋和治事斋:学校既要教经义,还要教兵法、治民、算学、水利、天文、农学、击剑等。

  以经义为主修,以治事为辅修。

  主修经义加一门选修辅修,必须都合格才能晋级。

  从而让每个读书人学成之后,就能干正事,而不是整天就知道辩经,正事啥也不会。

  高呼:必破一分程朱,始入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