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六二三章 战前舆论准备(中)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次去欧洲,只是一种类似于汉朝听闻西边有个罗马,自己未必是唯一文明的那种感觉。

  既不是那种天朝上国看啥都觉得是蛮夷。

  也不是那种被欧洲人击败之后,由极度自负转为极度自卑的那种“道心破碎”的感觉。

  而是一种纯粹的平等视之的感觉。

  等着这一次去了欧洲,齐国公并不是如上次一般走马观花地去看,而且加之受了刘钰许多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一次在欧洲数年,所见所闻,都让齐国公有种说不出的怪异的感觉。

  这种感觉,基本上就是刘钰刚才讲的前朝崇祯十年的那种事的模板。

  齐国公很难说清楚这种感觉到底是什么。

  或者说,他现在并不知道有个词,叫做【双标】。

  但大部分事情,都和刘钰讲的那个崇祯十年的英人故事差不多。

  崇祯十年的这件事,对此时大顺的人来说,可笑的地方倒不是“夜郎自大、可笑不自量”。

  不自量这种事,虽然可笑,但不是那么可笑。

  而是,一个有航海条例的国家,一个禁止东方商船直接停靠其国港口卖货的国家,一个有行政授予垄断地位的东印度公司的国家,为什么会觉得别国选择不和你做生意就是错的?

  齐国公觉得,这一点他就很难理解。

  这件事只是个其中之一,实际上齐国公这一次访欧之行,很多时候都有这样类似的感觉。

  就是觉得“说不通道理”。

  他自小接受的教育,或者说华夏文化培养出的那种基本道德和是非观,在欧洲那几个新教国家是完全说不通的。

  华夏文化是一种奇特的普世帝国的文化。

  有自己的一套道德标准,甭管这套道德标准是不是全是对的,亦或者是不是符合时代。

  只说用这种道德标准去评价人的时候,是一个单一标准。

  外面的人,是好人还是坏人、是君子还是小人,也是用这一套标准。

  甚至自己也是笃信这种单一标准的。

  比如司马家,得天下的过程有点那啥……

  所以只说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后人听说祖先夺天下的过程,也是趴在那羞愧的哭,说如此国祚岂能长久?

  亦或者说是西洋传教士,只要做的符合这边的标准,依旧可以得一个“利子”的评价。

  但齐国公在欧洲这一圈转下来,感觉就完全不一样。

  但他又实在找不出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这种感觉。如今被刘钰这么一说,当真是说到了心坎里。

  尤其是这几年大顺一直在喊让欧洲各国允许大顺开商馆,而且觉得自己早就让他们建商馆了,按说自己去那边建商馆很合理才是。

  可对方回绝的理由,就是这种理直气壮的理所当然不应该。

  气势上,理直气壮地拒绝倒没啥问题,本来就是没屁清清嗓子闹点动静,大顺也没指望扯淡就能扯到在欧洲开商馆。既要拒绝,气势上不能输,也正常。

  但,那种“理所当然”的内涵,那就有些让齐国公感觉非常别扭。

  应该说,一边是因信称义、一边是因义称信,导致的鸡同鸭讲,根本无法正常交流。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