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85章:南德战役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部消灭。

  蒂雷纳急忙规劝他打消这个危险的念头,一旦这么做,就要先想到军队打光意味着什么!

  法国能出兵五十万,已经接近财力的极限了。

  不是不能拿出更多的兵力,而是不能让法国跟着神圣罗马帝国一起坠入深渊。

  只要蒂雷纳有这个意愿,路易十四多半会同意进行总动员的。

  然而军费从哪来?

  难道还要恳求明帝国皇帝再买五千万银币的国债么?

  如果国债到期,法国无力偿还,两国关系的走向就很难预料了。

  先借五千万,再借五千万,加起来一亿银币,这还不算法国自身拿出来的军费。

  不是占领欧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的话,蒂雷纳认为完全没这个必要借钱打仗。

  法国出兵,也仅仅是为了帮助利奥波德在自家站稳脚跟,同时获得德意志西部地区。

  如果付出与回报完全不成正比的话,不是危急到法国存亡,那就可以不予理会了……

  那些以为法国出兵,就能一举消灭大部分鞑靼骑兵的想法,仅仅是外行的想法。

  刚打了两年,交锋四次,蒂雷纳便意识到,光凭盟军这百十来万的兵力,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结束这场战争,并拿到己方想要的结果。

  要么法国进行总动员,追加一百万兵力,也把国运压在这场本来无须卷入的浩劫之中。

  要么就写信给明帝国的皇帝,恳请对方出兵进攻第聂伯河流域,也就是鞑靼人的老巢。

  明帝国已经建成了从北都至波罗堡的超级铁路线,南下黑海西部地区作战,并不算是多困难的事情。

  只要明帝国皇帝愿意出兵,那么在事成之后,明斯克以南、波立以东地区,都可以划给明帝国。

  也就是说,明帝国可以吞并原来鞑靼人的地盘,相信盟军诸国是没有意见的。

  或许路易十四与利奥波德都会对这个提议持保留态度,因为不想看到明帝国在欧洲地区坐大。

  问题是,现在凭借盟国的实力,已经很难轻松战胜鞑靼人了,这还没算上拒绝让出匈牙利的奥斯曼帝国。

  奥军同样装备精良,武器与火力均远远优于鞑靼人,既善于运动战,又具备阵地战的实力。

  最重要的是,奥斯曼与明帝国的关系,比法国更加亲密,可以暗地里从明帝国获得大量的武器装备支援。

  蒂雷纳自始至终都认为法国与奥斯曼开战不是一个好主意,尽管表面上双方还是盟友,可双方都知道战争已经不可避免了。

  法国可以给利奥波德帮忙,但这是有底线的,不是无条件和不惜一切代价的。

  只要自己还做一天的总司令,蒂雷纳便决心不会让部下以身试险。

  法军官兵都是法国人,都相当于蒂雷纳的晚辈。

  作为所有人的长辈,蒂雷纳绝不想看到这些年轻人一群借一群的倒在奥军的机枪面前。

  机枪就是对付步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