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39章:吃住之差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船队并未装载人员从矿区返航,而是直接去捕鱼去了,毕竟这时候鱼比人重要多了。

  用宝贵的渔船运矿工回家,从而耽误半天时间,在朱由樻看来便是天大的浪费了。

  “启禀王爷,此番出海,船队供捕捞鱼七千两百余斤,蟹一千一百余斤,虾一千五百余斤,贝三千二百余斤,总计逾一万三千斤。”

  “好!甚好!”

  尽管带壳的海鲜占了将近一半的重量,不过在郑芝莞的船队离开之后,海捕仍能超过万斤,已经让朱由樻非常欣慰了。

  “传本王命令,给人发一斤鱼,每户发一只螃蟹、一只虾、两个贝!”

  “是!”

  鱼可以晾晒成鱼干,带壳的就很难这么做了,一旦晒成了干肉,那就只能做汤了,很明显刚捕捞上来的海鲜更适合炖与蒸,做成干肉便浪费了。

  海捕队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与朱由樻提供的丰厚待遇是分不开的。

  首先,根据每船的捕捞量,海捕队每名成员都是有提成的。

  一船若是捕捞一千斤海鲜的话,平摊到十名船员身上,每人便可得一百斤的捕捞量。

  每斤海鲜价值一钱,一百斤便是一百钱。

  看着是很高,但也不是天天都能出海。

  一个月能出海二十天,也就能月入二两银子而已。

  但除此之外还有添头,在海上吃饭,船员们都可以吃海鲜,只要吃的不太过分就行。

  再就是岸上百姓们领取海鲜的标准,船员们也可以享受得到。

  能赚钱、吃饭、领肉,这差事等于三项合一了。

  从汝宁那边来的渔珉就从来没见过如此好的差事,与如此高的捕捞量。

  中原地区的河流几乎都已经断流了,汝宁地区的渔珉也就全都失业了。

  要么跟着崇王或者汝宁郡王去京城,要么便会沦为食不果腹的流珉,最后惨死。

  在天灾之下,工匠们还得勉强度日。

  河水断流,庄稼又绝收,渔珉们是一天都难以为继。

  跟随崇王朱由樻来到堪察加半岛的渔珉,此前全都是这个境遇。

  海上风浪很大,由于广袤无比,渔船也无法及时靠岸,捕捞的危险程度远超内河。

  但渔珉都是会水的,水性都不错,而且是结队捕捞,可以互相保护,能将危险降至最低。

  朱由樻给每个渔珉都配发了皮制衣服,用来挡风御寒。

  在崇国,不论任何工种,只要损失一个人,那就是少一个人,短期之内是难以补充上的。

  基于这点,朱由樻才会格外重视船队里的渔珉,给众人无偿提供了一批衣服。

  只要不大量损失渔珉,那么船队在天气良好的时候便能成群结队的出海捕捞。

  有了大量的海鲜供给,崇国上下便会高枕无忧了,当下船队就是崇国的安全保障。

  除了修船与造船之外,朱由樻还给之前离开崇国的郑芝莞开出一张清单。

  上面详细列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