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九章 这广告究竟能赚多少_娱乐圈的拆弹专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就意味着,几乎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养猫狗,剩下可能都在“云养猫”。

  “云养猫”的群体远比养猫的人群要大很多。

  网上有很多网红猫,以表情包王楼楼为例,楼楼生前有68万粉丝,2017年10月16日去世时引起数十万人哀悼,不少自媒体也跟着发文悼念。

  “空巢青年”目前已成为国内的养猫大户,这个群体主要分布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且年龄段都是80后、90后。

  他们一般远离故乡,独自在外打拼,未婚单身且独居。

  巧合的是,这些特征,与《宠物消费者行为报告》中提到的养宠物人群的吻合度达到95%以上。

  2015年,日本经济学家发明了一个新词:“猫咪经济学”。

  “猫咪经济学”是指不管经济多么困难,大众对猫及其相关产品的热情永远高涨。

  只要商家用对猫咪,就能吸引关注从中获益。

  随着“猫主子”越来越受欢迎,背后的“猫咪经济”也逐渐发展起来。

  猫粮、猫舍、猫玩具、猫零食等猫咪用品,

  猫医疗、猫美容、猫寄养、猫殡葬等猫服务业,

  还有猫咖啡馆、猫书店、猫周边……

  相比线下“吸猫”,“云养猫”的发展显得更加蓬勃。

  早期的“云养猫”,起源于一些博主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猫咪的日常,从而吸引猫奴们的围观。

  一位叫“南七道”的作者就曾在公众号爆料,“回忆专用小马甲”、“瓜皮的id酱”等微博大V就是利用自己的宠物吸引了上千万粉丝。

  其中,“回忆专用小马甲”靠着一只苏格兰折耳猫和一只萨摩耶犬做广告、写软文,成功成为营销号中的佼佼者。

  关于这两只宠物的周边抽奖、微博转发数最高超过50万。

  小马甲的一条微博广告的价格为2万元左右,年收入超过800万。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类养猫相关的APP也纷纷上线。

  《猫咪后院》就是一款猫咪养成类游戏,用户可以在APP内为猫咪添置玩具、加盖房子等。

  如今,这个游戏不仅与时俱进地推出了VR版本《猫咪后院VR》,还改编成了真人版电影,让广大“云吸猫患者”过足了瘾。

  更夸张的是,去年虚拟养猫游戏CryptoKitties登录以太坊区块链。

  在萌猫和虚拟数字币的吸引下,CryptoKitties自上线以来,就成为以太坊区块链上最受欢迎的项目。

  玩家可以在上面买卖并繁殖不同品种的电子宠物小猫。这个项目一度占据了以太坊15%的流量。

  官方数据显示,目前CryptoKitties的销售总额已经达到790万美元,总共卖出了70000多只虚拟猫,最贵的一只卖到了亿人民币。

  可见,听起来冷冰冰的区块链,一旦加上猫的元素,都能加分不少。

  如此大的一块蛋糕,自然引得其它国家纷纷来抢。

  吃也就吃了,咱一向大气。

  但我把你喂饱了,你自然也该回请我两顿,怎么居然还把门用水泥给堵死了。

  这把玩的也忒不仗义了。

  很快,这架湾流G650平稳的降落在机场。

  陆续走下飞机的范俊西,忽觉眼前一片陌生的景像:“顾科,这还是浦江机场吗?”

  “当然不是,”顾科拍了拍他的肩膀:“各位开拓者们,京都欢迎你!”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