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章 想办法保人!_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脱了。

  抗命去江南杀倭寇,这个比较简单,肃王肯定会处罚他们,但内心却是很赞赏两个侄儿的。

  冒死进入锦州城去和守军同生共死,肃王肯定还是会惩罚他们,但内心却更加的赞赏两个侄儿,觉得他们很有种。

  这个观念,在上次两兄弟吃饭的时候,他就已经给皇帝说过了。

  “祖宗保佑!我大康皇室柳家,热血未冷,未来自然可期!”

  所以这前面的两个事儿都好办。

  关键是后面两个。

  两个都是马蜂窝。

  超级大的马蜂窝。

  第一个就是柳铭淇狗胆包天,竟然敢冒充太子,自己伪造太子仪仗、天子节、假黄钺,以此来迫使本来要去攻击宁远城的室韦联军改变主意,对锦州城展开前所未有的疯狂攻击。

  景和帝知道柳铭淇是什么意思,大臣们也全部知道,但问题在于知道并不代表能理解啊!

  比如御史台的御史中丞王智耿,在知道的第一时间就反应激烈的上书,恳请皇上“斩杀此不忠不义之獠,以正国之根本,清天下臣民之心。”

  景和帝当场就懵了。

  好不容易才忍住了直接把奏章扔到王智耿脸上的冲动,沉着脸一言不发。

  王智耿并不是一个人。

  在此之后,起码有十几个朝臣,纷纷上表要求惩处德王柳铭淇。

  大家都不是傻子,虽然其实第一时间皇帝就已经下旨说明,这是自己让德王做的,可没有人相信。

  谁都不相信皇帝会把太子这个事儿当成一个杀敌制胜的的筹码。

  所以肯定是柳铭淇自己擅作主张的。

  当然了,里面有很多人是属于投机之辈,想要以此来获得好名声。

  可不管怎么说,这事儿景和帝又不可能不管,总得给出一个说法来。

  好嘛。

  第一个大篓子景和帝还没想好怎么解决,柳铭淇第二个篓子又捅破天了。

  这是随着之前他的整体作战计划,一起送到京城的。

  实际上到了京城的时候,锦州城的反攻已经开始,整个计划已经开始实施了。

  虽然主意是柳铭淇出的,但文书奏折上面是以廖石聪的签名为主的。

  大康有这个好处,不像是北宋皇帝那样,画下各种阵图,遥控指挥前线将军你必须怎么怎么做才行。

  从太祖开始,他们就喜欢放权。

  放权给边疆的大将军、总督们来做出决定。

  这样就能够根据瞬息万变的战局,做出最有利于大康的决策。

  至于说尾大不掉什么的,大康的皇帝和朝廷们并不担心。

  因为大康最精锐的禁军九卫,一直牢牢的掌控在京畿地区周围。

  哪怕是某一卫的大将军率军出去了,这禁军九卫的家属还在京畿地区生活着呢。

  一旦有人说要造反,那这些禁军能豁出全家人的性命跟着干?

  你开什么玩笑!

  只要禁军不造反,那么一切都好说。

  更别提大康这些年的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