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二话 撤军_三国烽烟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陈任鼓励的目光,文慈却又不由自主地静下了心,冲着众人一拱手说道:“属下以为,我军应当就此撤回江东!”

  “什么?”众人都是很惊讶地看着文慈,谁都没有想到文慈竟然会提出了这么一个建议,就连文慈的大哥文波也是一脸不解地看着他这个越来越稳重的弟弟。

  陈任微微一笑,这个文慈倒是越来越出乎自己的意料了,对着文慈说道:“元卿,你提出这个建议的理由是什么?不妨说来听听。”

  “对啊!”太史慈也是大声说道,“我们辛辛苦苦地打下函谷关,还损失了那么多士兵,现在你却要说撤走?那样的话,我们那些牺牲的江东儿郎不是白死了吗?”

  文慈再次拱了拱手说道:“诸位将军的心情我是很理解,但是诸位是否还记得主公为何会让我们来攻打董旻?正是因为那张昭告引起了,如今这昭告的影响已经被彻底消除了,那么我军讨伐董旻的理由也就不存在了。如今天下群雄四起,不仅仅是有董旻这一人而已。曹操坐拥青州、兖州和大半个冀州,如今更是趁着我军讨伐董旻时攻入了并州。并州虽然并不富裕,但民风强悍,又是中原的产马之地,并州铁骑并不比我们新军的雷雨骑差多少。曹操此人乃是世之奸雄,若是被曹操夺取了并州,那么曹操定会成为江东的大敌。而董旻虽然三十万大军在函谷关被我军重创,但在长安、西凉都还有着大量的军队,我军要胜可行,但必定会损失很大,此消彼长,不利于江东将来的发展。”

  丁奉皱着眉头说道:“可是就这么放过了董旻,总是有些不太甘心啊。再说了,主公先前已经向天下发出缴文要铲除董贼吗?如果就这么撤兵的话,岂不是有些虎头蛇尾,有损主公的威望啊!”

  文慈微微一笑说道:“丁将军所虑差矣,董贼经过函谷关一役,已经失去了与我东吴一较高下的资格。现在放过董旻,只不过现在这董旻还死不得。主公的基业在江南,若不能把南方彻底平定,那么北方就必须保持现在这种局势,董旻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至于那份缴文的问题嘛,其实根本就算不上问题,天下人都知道这缴文不过是个形式,况且我军已经在函谷关大胜董贼大军,也算是对天下人有了个交代了。”

  陈任这时突然开口说道:“不错!元卿所言正合我意!而且我军此次北上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这座函谷关不就是被我军给拿下了吗?没有函谷关的障碍,长安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完全没有屏障,等到我们想要攻打长安的时候,随时都能长驱直入。”

  陈任这一发话,众将也都重新端坐好了,由此可见虽然沉寂了整整两年,但陈任在新军将领心目中的地位依然存在。

  “都督!”这次说话的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