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六十九章:山地价格飙升_王德发的一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从心里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王德发整个人就像重新焕发了活力一样,就好像是年轻了好几十岁,每天跟打了鸡血一样。

  在他的脑子里,现在就只有一件事,王家到底能不能修祠堂。

  以前,在王德发还小的时候,镇上是有一个很大的祠堂,全镇就那么一座,各族各姓的人家都是在这一个祠堂里供奉祭奠自己家的老祖宗。

  那时候人少,有这么一个祠堂把自己家的祖宗放在那,就行了,现在不一样了,几代人过去了,人丁兴旺的族人都觉得自己的族已经有能力单飞了,族人发达了,老祖宗住的地方,当然也得换一换,大户人家就陆续从统一的祠堂里把祖宗搬出来。每隔几年,就会有大户人家另立祠堂。

  以前祖宗共用一个祠堂的时候,逢年过节或者祭祖,镇上的人在祠堂里都会打个照面,认识的、不认识的还都能互相打个招呼寒暄一下。王德发到现在都对镇上一些大户人家的家谱关系比较熟悉的原因就是小时候在祠堂耳濡目染的,谁家的祖宗是干什么的,哪个大户人家的哪一脉祖坟上冒青烟了,当上县长了等等,这些历史,他还是清楚着呢。

  现在就不一样了,人多了,祠堂分开了,谁家的孩子姓甚名谁王德发都已经分不清楚了,感觉镇上的的陌生感,比任何时候都更强烈了。

  这个祠堂到底怎么建,王德发一点都没主意,他只知道钱的问题,那就所有王家人一起出,能力大的多出,能力小的少出,没有钱的,修祠堂的时候就多出力。

  在哪修?谁发起组织?修成什么样的?王德发只能去找老二咨询,这事,对老二来说,刚好对口。

  王德发有时候特别羡慕老二,阴阳这一门吃饭的行当,他们家已经祖传有三代了,代代都把这碗饭端的牢牢的。

  镇上人对阴阳的尊重,是从老祖宗开始就形成的,有事先找阴阳。逢凶化吉、红白喜事等等,谁家都会遇到这些事,谁家就都需要阴阳。

  王德发还是老规矩,在贵生商店里拿了两瓶酒、两条好烟,就去找老二了。

  “王哥,从前啊,修祠堂,那都是大户人家,什么是大户人家?首先得人多,其次得钱多,满足这两样,还得要在镇上有名望呢。”

  “这个我知道呢,打从镇上的老祠堂开始,我就知道,你看以前人家人多势众的,在祠堂里供祖宗的位置是最好的,面积是最大的。”

  “现在就不一样了,人都有钱了,我给你说,你来咨询给王家修祠堂,王家也算是镇上的大姓了,还有全姓上下只有十几户的人家,也来问我修祠堂的事。这要是换做以前,会被大家笑掉大牙的。十几户就想另立门户,想的美得很。”

  “说明大家的日子过好了,只有日子好了,才能想起老祖宗,食不果腹的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