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6章 安慰_铁路往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么多钱,急忙说:“小姨,我手里的钱够了,这钱我真不能拿。”李淑英这回可真生气了,说:“桂珍,这钱不是给你的,是给你妈看病的,你知道么,治疗肺结核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住院治疗最少也得一个月的时间,出院之后还得长

    时间服药,然后再回医院检查什么的,这些钱还不一定够呢,拿着,别耽误了给你妈看病!”

    张桂珍一听这些钱还不一定够用吓了一跳,如果3000块钱还不够,苏明阳给她的那2000块钱就更不够了,只好点点着接过了这3000块钱。

    这一切李淑华都看在了眼里,叹息了一声说:“小妹,我这个病可把你给拖累了!”

    李淑英急忙说:“大姐,你这是说的哪的话,有病咱们就得治啊,我和老苏都有退休金,我办补习班一个月也不少挣钱,你就安心的治疗吧!”

    “唉!农村人真是得不起病啊!”李淑华长叹了一声说道。这个时代不只是农村人得不起病,城里人一样得不起病,有公费医疗的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还好一点,如果没有的得一场大病几乎就是倾家荡产,更可怕的是钱花没了

    人也没了!苏明阳心里清楚,前世的时候结核病国家是免费治疗的,但不是现在,而是2000年以后国务院出台一个结核病指导意见后,治疗结核病才开始免费的。这指导意见具体是什么名称和内容,以及具体是哪一年出的他都记不清了。但他知道,得了肺结核病住进结核病医院也不是你什么钱都不用花了,只是治疗结核病和药物和相关的检查不用

    花钱,其他的药物和床费什么的还是要花的。而这个改革开放初期的时代,各个行业和各个单位都大搞多元经营挣钱,连部队都经商办企业,何况医院呢。这就是一个全民经商做生意的时代,医院的医药费当然也是水涨船高,这个时代没有医保,更没有新农合,看病就医都得自掏腰包,农村还很贫困,得了病不是不想治,而是没钱治,以致于造成了得了病吃点药打点钱硬挺着也不

    去医院治病的局面。龙江至青峰之间是省道,路况比龙江到兴民要好得太多,都是柏油路,只是路面窄了一些。可这个时候汽车的保有量也不多,路上的车不多,60公里的路程苏明阳不到一

    个小时就把车开进了青峰县城。按照医生给他的地址,苏明阳只是停车打听了三次路就找到了结核病医院。出示了龙江人民医院出具的转院单,很快就办理好了住院手续。李淑华住的是一个三人病房,

    但这个病房暂时只有她一个病人,基本上和单间一样。

    李淑华一住上院,各种检查接踵而至,并很快就挂上了点滴。

    结核病是传染病,医院的管理十分的严格。重患只允许一个人在医院护理,平时是封闭式管理,只有周日上午8点至11点是开放探视时间。只允许一个人护理那只能是张桂珍在这儿护理她母亲,吃饭的问题不用愁,医院有食堂,一日三餐到时间就有送饭车过来,医院内部也有小商店,一般的生活用品和吃的基本上都有,只有手里有钱就不用愁,但是打饭用的饭盒和水杯什么的这里却没有,苏明阳开车拉着张桂珍到县里采购了一番生活用品,直到护士过来清房的时候,李淑

    英才依依不舍和苏明阳一起告别了李淑华。在开车往回走的时候,苏明阳见母亲李淑英一直在暗暗的抹着眼泪,便安慰她说:“妈,你也不用太伤心了,肺结核毕竟不是不治之症,大姨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