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88章 坊市与后世大型住宅小区有区别吗?_大唐第一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决掉这些玩意,能用的物料,应该堆放到哪里去,哪些地方需要保留。

  这是一个需要一定时间来进行划时代的项目,反正程三郎不着急,毕竟现阶段,万国园行宫正在加班加点的进行着建设。

  等到那边搞得差不多,建筑队才会陆续撤到这边来。

  二人巡视完了这边之后,再次上马,望北而去,不过他们没有径直前往天津桥那里过洛水。

  天津桥当然不是建在后世的天津,而是洛阳城内最早建议的一座桥,而且是浮桥。

  始建于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最初,它是一座浮桥,由铁锁钩连大船而成,跨水长一百三十步,隋朝一步差不多六尺,也就是两米。

  天津意思是天上疆界上的港,在这儿停、发驶往银河的船。

  引洛水贯都,以象天汉(银河),横桥南渡(天津桥),以法牵牛。

  天津桥北与皇城正门端门相应,南与隋唐洛阳城南北主干道定鼎门大街相接。

  将那条贯通洛阳城南北,宽一百一十米的天街给联通。

  “天街”有天子之街的意思,对应于天上的“天街”星座。

  而自打大唐立国之后,洛阳的百姓们往来于洛南与洛北,主要还是经过这座浮桥往来。

  因为是浮桥,舟船多是每天都会有一定的时段,将桥面斜拉起来,以利舟船行驶。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洛北与洛南之间的交通往来不畅,隋朝之时,共有浮桥三座。

  后因战乱之祸,三桥皆毁,大唐建立之后,只修复了这座天津桥,另外两座并未修复,而是以渡船代之。

  总之,正是因为洛南与洛北之间的交通往来不畅,所以洛南之地的发展才会显得那样的滞后。

  程三郎与李恪赶到了南市北面的洛水河畔,打量着这流水平缓的洛水。

  李恪指了指不远处那边的巨石墩子,还有仿佛镶嵌在巨石墩子里边的铁环,还有一小截悬在那里的粗大铁链道。

  “处弼兄你看那边,昔日这里也有一座浮桥,只不过现如今,也只剩下这些废弃的玩意了。

  而在往西行里许,那里也还有一座浮桥。”

  程处弼打量着这浮桥留下的残余废墟,目测着这水面的宽度,说实话,水面的宽度,跟那天津桥那边的水面相差不是很大。

  目光朝着洛水北岸眺望,程三郎突然两眼一亮,又沿着河岸,继续东行了约五十步这才停下。

  这里,正好与那洛水对面的牡丹亭酒楼面对面。

  “怎么,处弼兄你想造桥过去?”李恪晃晃悠悠地跟在程三郎的身后边,也同样看到了对岸的酒楼。

  “贤弟难道你还没看出来,洛南之所以多为平民百姓居住,达官显贵也不乐意在这边置产,原因是什么?”

  李恪毫不犹豫地道。“还不就是因为交通不畅?从这洛南想要到洛北去,要么就去那人挤人的天津桥。”

  “要么就只有乘舟横渡,若是显贵人家,车马想要多洛北到洛南,呵呵……怕是没有三四刻钟,根本就过不来。”

  “这还是寻常时节,若是到得雨季,洛水发大水的时候,想要南来北往,那就更令人头疼了。”

  程处弼目光仍旧紧盯着对岸的牡丹亭酒楼道。

  “所以,我们想要开发洛南之地,不修桥,交通不便利,咱们搞出来的房产,卖给谁?”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