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章 西太后薨了_从民国开始的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何况他现在是朱先生的门生,正在攻读经书,难道能上前说我已经堪破红尘,想要修道,不说有人收没收的问题,问题是现在明显两位道长也难以自保,还要央求朱先生联名士绅请求赦免修建陵寝的工匠……

  “对了,我记得满清入关的时候,道士也被剃发易服,直到张天师和道士王常月费尽口舌向顺治争取后,才免了后续的剃发……”

  白贵叹了口气。

  这个世界即使有长生路,但最厉害的道士也不一定还能走通。

  “还是先读书吧,有了先生这层关系,到时候考取功名后,再向张道长请教,就能合适一些,也更有把握一些……”

  白贵摇了摇头,回了书屋,继续苦读。

  有了功名,有了基本的出身之后,他说去入道,就不会那么啼笑皆非了,现在他家里可是还未“脱贫”呢。

  道术也不是那么好修成的。

  他苦读四书五经已经这么久了,白白浪费好时机,才是愚蠢。

  ……

  五日后。

  朱先生联名秦省士绅,共三百多名秀才,二十多位举人,一同向巡抚进言,请求方巡抚上奏新皇帝,待陵寝修建完毕,赦免工匠。

  “今天下疲敝,洋夷欺我泱泱大国,盖莫朝廷因循守旧,吾等闻东瀛皇帝、英吉利王宽以仁慈,爱济士民。修建陵寝,徒耗民脂,残戮百姓,天下愤怒……”

  “不闻英吉利王、德意志王等国驾崩修建陵寝有如我朝制度,请陛下三思,允以废除!”

  洋洋洒洒千言谏言就被这样送到了巡抚衙门。

  这件事在秦省闹得沸沸扬扬。

  “梦周兄糊涂啊!”

  “岂能因为那些百姓就废了你的大好前程!”

  古县令听闻此事,匆匆赶来白鹿书院,让朱先生现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只要裁撤这谏言,就没有什么大事,但朱先生只是笑了笑,喝了口茶,继续与古县令说些闲话。

  古县令接连叹气,回到衙门,次日就闭衙不出,称自己病了。

  同样的,在这件事的闹腾下。

  滋水县的县试也在二月的尾巴根上开始了。早些日子,县里就出了公告榜文,定在一个月后,也就是二月二十三日进行县试。

  应试的考生必须在七日之内前往衙署礼房呈递姓名,并且写上应考人的三代履历,并找好一名秀才生员作保。

  白鹿书院是最不缺秀才的,保单也早早弄好。

  作保有两种,一种叫做五童互结保单,由同时应考的五人写具保单。还有一种叫做具结保单,由本地的廪生作保。而前一种保单,则危险比较高,一人出事,五人连坐。

  和高考一样,不支持异地跨考。

  “这次县试肯定有风险的,若是贵哥儿你去了,肯定会被罢卷或者找到由头问罪。”

  同村的几个同窗有些担心道,他们都知道现在朱先生可以说得罪了滋水县县令,此事一出,滋水县县令难辞其咎,没有管理好治下的朱先生,造成秦省轰动。

  “你看先生现在有事吗?”

  白贵随口分析道:“一月中旬上奏,按理说早就到了燕京,现在还没问罪,肯定是秦省巡抚自己扣押的,虽然还有各地的密奏,但这个节骨眼上谁也不想给自己找麻烦……”

  康熙时候,为加强对官员控制,特许亲近官员用密折奏报。雍正后,扩大了此例。

  但密折奏报虽然能够掌控全国,加强君权,可现在上面的权力争斗还没有结束,谁也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大动干戈。

  当然,他有能够应试的自信,还是早就知道了县试的试题,不信古县令真的能让他罢卷。

  另外……

  滋水县最近传言,有白雉降生于白鹿村。

  这可是祥瑞!

  清末时,也就是几十年前,有白雉在无畏山被捕获。学者王权特意写了一片文章,为《白雉记》,其文为:“清受天命二百年,天子躬节俭点,福瑞草木毛羽之祥充山泽,农夫竖子过而不闻见,而白摊适以其时被罗于伏羌之无畏山。山人王权抚而悲之曰:呜呼,白雉,贡于周,歌于汉,笔于史,勒于乐章,何其荣也。今圣人莅位……”

  求票票

  请收藏:https://m.ok120.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